2018-07-04 08:50 来源:网友分享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脑动脉瘤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或家族聚集性。据报道,家族性动脉瘤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约20%的人存在颅内动脉瘤且没有相关症状。对于相同大小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有家族性动脉瘤病史的患者,其动脉瘤年破裂率约为1.2%,风险是那些无家族史患者的近17倍。同样是对于类似的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有家族性动脉瘤史的患者,如果同时有吸烟史或高血压病史,其动脉瘤破裂的风险亦增加数倍。
施海彬提醒,在脑血管意外中,颅内动脉瘤破裂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家里如有人已查出患脑动脉瘤,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及子女不妨到医院做一下检查。目前通过CT或磁共振检查即可较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有无颅内动脉瘤可基本确定。
1、肿块
搏动性肿块是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肿块可呈圆形或梭形。
2、疼痛
一般仅感局部轻度胀痛,但当动脉瘤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神经或压迫侵蚀骨质时,则可引起局部疼痛或呈放射性痛。如动脉瘤伴有感染时,疼痛加重。如动脉瘤壁内夹层血肿形成或动脉瘤趋于破裂时,疼痛则骤然加剧呈撕裂样。
3、循环障碍
动脉瘤腔内的附壁血栓,可使管腔狭窄,远段血流减少;动脉瘤内壁上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引起动脉栓塞或继发血栓形成,出现远端组织的循环障碍。如脑组织缺血可有暂时性昏厥、耳鸣、视力障碍,甚至昏迷和偏瘫;内脏缺血可出现腹痛及便血;下肢缺血可有肢端麻木、发凉,肢体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等。
4、局部压迫症状
动脉瘤逐渐增大时,可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如锁骨下动脉瘤可压迫臂丛神经产生上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或轻瘫。颈总动脉根部动脉瘤可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出现Horner征。胸主动脉瘤可压迫食管、气管等引起吞咽困难、呼吸窘迫。腹主动脉瘤有时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黄疸。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而发生的一种永久性肿胀疾病。动脉瘤可在任何部位形成,但发生动脉瘤最常见及最麻烦的地方,是在脑动脉、主动脉,以及把心脏泵出的血液带往身体其他部分去的大动脉。
动脉内发生动脉瘤,在基本上来说有三个原因:
1、动脉壁有三层组织,动脉的支撑力量是由中间肌肉层所提供的,而这层组织可能有先天性的缺陷。受影响的动脉中的正常血压会造成一种气球似的肿大,这种肿大叫做囊形动脉瘤。由于先天性缺陷所造成的动脉瘤几乎总是发生在脑基部的动脉中,由于其形状以及由于几个动脉瘤常会聚生在一起,所以它们又被称之为“浆果”动脉瘤。
2、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发炎,都会使动脉壁变得薄弱。大多数的动脉发炎是由诸如结节性多动脉炎,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所造成。
3、部分动脉壁肌肉中层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缓慢恶化。由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动脉瘤很可能是一种香肠形的肿大,这种动脉瘤叫做梭形动脉瘤,它会沿着动脉的一小段发展出来。另外一种相似的肿大是由高血压所造成。然而,动脉中的血压增高,会使动脉壁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扩张。它甚至会胀破动脉壁的组织层,迫使血液进入组织层里去。这种疾病叫做夹层脉瘤。
1.询问有无外伤史、受伤时间、详细经过及治疗情况、肿块发现时间、发展情况。有无神经受压和肢体远端缺血症状,如剧烈疼痛、皮肤颜色改变、麻木、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或运动障碍等。有无不洁性交或梅毒史。颈动脉瘤尚应注意有无脑缺血症状,如对侧偏瘫、不完全麻痹等。胸主动脉瘤注意有无食管和气管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2.局部检查时注意肿块部位,大小和形状,皮肤颜色和温度(与对侧相比,最好用皮肤温度测量器测量),有无扩张性搏动、震颤及杂音,压迫肿块端动脉时,上述体征是否有改变,有无肌肉萎缩、水肿、溃疡或坏死。如为创伤性动脉瘤,应注意创伤瘢痕部位。若有异物存留,应作X线摄片检查。
3.全身检查时,应注意心脏是否扩大,有无杂音。必要时作心电图检查,请内科会诊。查血清康氏、梅毒的免疫学检查,如为阳性或有梅毒史,应予驱梅治疗。
4.诊断有困难时,可行超声检查,X线平片(囊壁显钙化影),CT、MRI或核素检查、动脉造影及脉冲多普勒频谱检查。若与脓肿不能鉴别,可作潜行诊断性穿刺,但所用针头不应大于20号。
温馨提示: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