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06:39
检查项目:尿常规、血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ME)、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血沉方程K值、血涂片、类风湿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补体结合试验(CFT)、心电图、心血管造影
本病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血培养 阳性血培养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国外报道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率高达85%,而国内远低于此数,中山大学第一医院报道的81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中阳性率为53%。近年来血培养阳性率有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血培养前多数已使用抗生素。
(2)病原体种类增多和细菌本身变异。而目前多数医院仍常规培养,缺乏多种培养手段。
(3)标本采集技术有缺陷。如抽血量不足,缺少连续抽血或抽血次数不足。
(4)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间歇排菌,存在无菌期。抽血时若刚巧遇到上述时期,可培养阴性。也有人认为发热前驱期抽血易获阳性,而发热时血中细菌或病原微生物大部分已被吞噬细胞吞噬,难获阳性结果,而目前不少单位抽血培养多在发热时进行。为了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尽量争取在抗生素应用前作血培养,一般在24~48h内抽血3~5次即可,但每次抽血量应达10ml或更多;②已用过抗生素若病情许可者,停药1周后做血培养,但不少病人由于病情不能等待,可将用过抗生素者血标本需用培养基稀释20倍,以稀释抗生素浓度和减少特异性杀病原微生物的抗体的影响;③有条件单位开展多种培养手段,包括需氧和厌氧培养及特种培养和真菌培养;④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2.常规及血清学检查
(1)血常规:常有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偶为正常或偏低,有时可见中毒颗粒。
(2)血沉:约90%病例增高。如属正常,多不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
(3)尿常规:半数病人有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肉眼血尿提示肾梗死,有时可见管型和大量蛋白尿,提示肾损害或合并免疫复合体肾小球肾炎。
(4)血片中寻找吞噬单核细胞:此细胞直径为20~30μm,胞浆中可含有细菌或各期退变的红细胞。有时也可见组织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上述细胞的增多表明网状内皮系统刺激过度。
(5)类风湿因子阳性:病程超过6周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约半数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且与病情程度有关。此外,梅毒血清反应亦可阳性。
(6)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约90%以上患者阳性,常超过100mg/L(100μm/ml),可作为与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败血症患者鉴别点之一。此外,尚可直接测定特异性病原体,包括直接测定抗体,如免疫沉淀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1.心电图 缺乏特异性,当并发室间隔脓肿时可出现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外,可能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和房室肥大、劳损的心电图改变。
2.X线检查 除原有基础心脏病的相应特征性改变外,也无特异性,仅能发现间接征象,如肺充血,菌性动脉瘤致主动脉扩张,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可有肺栓塞的表现。
3.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 极少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且有可能导致赘生物脱落的危险,仅偶用于了解瓣膜损害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4.超声心动图(UCG)检查 UCG能发现瓣膜上的赘生物,则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其赘生物检出率为70%~80%,敏感性90%,特异性89%;另一方面UCG未发现赘生物也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这可能是因赘生物较小(直径<2mm),或赘生物的位置不易被超声束探及所致,此外与仪器分辨力差、回声密度的强弱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均有关。相反,多种情况诸如瓣膜钙化、疣状物、纤维化、肿瘤、血栓等亦可产生类似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回声。因此,UCG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必须结合临床全面分析。此外,UCG也难以判断赘生物内病原体是否存活、病灶是否活动,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M型UCG中赘生物呈绒毛状、蓬草状或熏烟状致密团块状回声,紧密地附着于瓣叶之上。赘生物可随心脏舒缩而活动,巨大赘生物有时可导致瓣膜狭窄或瓣口嵌顿,特别是后者可导致患者休克或突然死亡的原因之一。瓣膜本身活动多不受限制。二维UCG能看清团块状赘生物在心动周期中活动的全过程,估计赘生物的大小、位置、形状、活动度和赘生物的数目,从而提高了检出的敏感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UCG的间接征象包括瓣膜及其瓣下装置的破坏性改变,如腱索断裂,瓣叶穿孔破坏和连枷状瓣叶改变等,以及因瓣膜损毁所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偶尔可见瓣周感染的征象,如二尖瓣环脓肿、室间隔脓肿、主动脉根部脓肿等。必须指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病程2周以内)常难以发现赘生物,因此对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追踪复查观察,以提高检出率。
5.放射性核素检查 如67镓(67Ga)心脏扫描,因67Ga可浓聚在心脏炎症和赘生物上,对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参考价值。
一、抗生素的应用: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①选用杀菌剂,如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等。②剂量要大。按体外杀菌浓度的4-8倍给药。若作杀菌滴价测定,以患者血清二乘积稀释加入血培养出来细菌,如1:8或更高滴价无菌生长,表示抗生素有效和剂量已足。③疗程要够。一般需4-6周,对抗生素敏感性差的细菌或有并发症的顽固病例可延长至8周。④尽早治疗。在连续血培养4-6次后即开始试验治疗,根据临床特点及可能的感染途径,致病菌可选用两种不同抗菌谱的抗生素联合应用。
二、药物选择:
(一)致病菌不明确者: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和氨基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大多数细菌有杀灭作用,故可首先选用。
(二)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时,可选用前述药物联合治疗。
(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亦可选用头孢霉素。
(四)霉菌感染可用二性霉素,首次10mg加入液体中静滴,后每次增加5-10mg/d,直到0.5-1mg/kg/d,总剂量达3.0g,共6周。
三、治愈标准及复发: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脾脏缩小,症状消失者,在抗生素疗程结束后的第一、第二及第六周分别作血培养,如临床未见复发,血培养阴性,则可认为治愈。本病复发率约5-10%,多在停药后6周复发,复发多与下列情况有关:①治疗前病程长,②抗生素不敏感,剂量或疗程不足,③有严重肺、脑或心内膜的损害。有上述情况者治疗时抗生素剂量应增大,疗程应延长,复发病例再治疗时,应采取联合用药,加大剂量和延长疗程。
四、手术治疗:下述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①瓣膜穿孔,破裂,腱索离断,发生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②工人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③并发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或四肢大动脉栓塞。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在加强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
一、病因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生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与二叶主动脉瓣等器质性心脏病。个别亦有发生于原无心脏病的基础上,本病病原多为条件性致病菌,如草绿色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产硷杆菌和肠球菌等。少数为霉菌感染,其中以念珠菌为多。感染途径: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常与口腔手术有关,肠球菌常发生于泌尿道手术或流产分娩后,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霉菌感染常发生于心内手术后。
二、发病机理
口腔局部手术、流产、分娩或泌尿道手术,心脏手术或呼吸道感染,细菌均可进入血流,由于机体防御机制,多不产生危害。但当细菌附着在已有病损的心瓣膜或心内膜时,则局部有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沉积,包绕细菌,形成赘生物,吞噬细胞对细菌难以发挥吞噬作用,当赘生物破裂、脱落、细菌多次释放入血流,形成反复慢性菌血症过程。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多发生于血流冲击或局部产生涡流的部位,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心房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心室面,室间隔缺损的右心室面动脉导管未闭的肺动脉内膜面等。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系慢性病程,赘生物上的细菌难以消灭,能长期生存,由于细菌毒力低,较少发生迁移性感染。
三、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有病损的心瓣膜或心内膜上有赘生物形成,赘生物由纤维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聚集而成,细菌隐藏于其中,该处缺乏毛细血管,较少吞噬细胞浸润,因而药物难以达到深部,且细菌难以被吞噬,此为细菌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
赘生物所附着的瓣膜有炎性反应及灶性坏死,其周边有淋巴细胞,纤维细胞及巨细胞浸润。坏死细胞周围有新生毛细血管,结缔组织及肉芽组织,当炎症消退,赘生物纤维化,表面为内皮细胞所覆盖,经治疗痊愈的病例,三个月才能完全愈合,未治愈的病例,愈合与炎症反应交叉存在。赘生物大而易碎,脱落可致脏器及周围动脉栓塞,如肾、脑、脾、肠系膜及四肢等,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多并发肺栓塞,局部细菌滋长可使瓣叶产生溃疡或穿孔,腱索及乳头肌断裂及细菌性动脉瘤。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血管球沉积,可发生肾血管球性肾炎,由于免疫反应引起小动脉内膜增生,阻塞及小血管周围炎,表现为皮肤及粘膜的淤点,发生于手指、足趾末端的掌面,稍高于皮面,有压痛,5-15mm大小,称奥氏(Osler)结节,后掌及足趾有数毫米大小的紫红色斑点,称为Janeway氏结节。
大多数病例起病缓慢,低热、乏力、疲倦,少数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或栓塞现象,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口腔手术,呼吸道感染,流产或分娩的病史。
一、全身性感染 发热最常见,常呈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规则低热,多在37.5 ℃-39℃之间,也可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伴有乏力、盗汗、进行性贫血脾肿大,晚期可有杵状指。
二、心脏表现 固有的心脏病的体征,由于赘生物的增长或脱落,瓣膜、腱索的破坏,杂音多变,或出现新的杂音。若无杂音时也不能除外心内膜炎存在,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当感染波及房室束或室间隔,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少见,可有早搏或心房纤颤。
三、栓塞现象及血管病损
(一)皮肤及粘膜病损 由感染毒素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其脆性增加而破裂出血,或微栓塞所引起。可在四肢以皮肤及眼硷结合膜、口腔粘膜成批出现瘀点,在手指、足趾末节掌面可出现稍高于表面的紫或红色的奥氏(Osler)结节,也可在手掌或足部有小结节状出血点(Janewey结节),无压痛。
(二)脑血管病损 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①脑膜脑炎 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增加,氯化物或糖定量正常。②脑出血 有持续性头痛或脑膜刺激症状,系由于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引起。③脑栓塞 病人发热,突然出现瘫痪或失明。④中心视网膜栓塞可引起突然失明。
(三)肾栓塞 最常见,约占1/2病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严重肾功能不全常由于细菌感染后,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血管球内沉积,引起肾血管球性肾炎的结果。
(四)肺栓塞 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赘生物多位于右心室或肺动脉内膜面,发病急,胸痛,呼吸困难,咳血,紫绀或休克。若梗塞面积小,也可无明显症状。
此外,还可有冠状动脉栓塞,表现为急性梗塞,脾栓塞有左上腹痛或左季肋部痛,有发热及局部摩擦音。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急腹症,血便等。四肢动脉栓塞可有栓塞肢体苍白发冷,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缺血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