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0 06:35 来源:网友分享
1.热淋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萆薢、大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
2.石淋
症状: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若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见面色少华,精神萎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脉细而弱;或腰腹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药:石苇散加减。
常用药:瞿麦、扁蓄、通草、滑石、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石苇、穿山甲、虎杖、王不留行、牛膝、青皮、乌药、沉香。
3.血淋
症状: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药:小蓟、生地黄、白茅根、旱莲草、生草梢、山栀、滑石、当归、蒲黄、土大黄、三七、马鞭草。
4.气淋
症状: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方药:沉香散加减。
常用药:沉香、青皮、乌药、香附、石韦、滑石、冬葵子、车前子。
1. 外感湿热
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侵入机体,上犯膀胱,或由小肠邪热、心经火热、下肢丹毒等它脏外感之热邪传入膀胱,发为淋证。
2. 饮食不节
多食辛热肥甘,或嗜酒太过,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下注膀胱,发为淋证。
3. 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膀胱气滞,或气郁化火,气火郁于膀胱,导致淋证。
4. 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
禀赋不足,肾与膀胱先天畸形,或久病缠身,劳伤过度,房事不节,多产多育,或久淋不愈,耗伤正气,或妊娠、产后脾肾气虚,膀胱容易感受外邪,而致本病。
淋证的病位在膀胱与肾,与肝脾相关。
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
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且每见虚实夹杂之证。病理演变:初起多属实证。淋久湿热伤正,每致脾肾两虚,由实转虚。如邪气未尽,正气渐伤,或虚体受邪,则成虚实夹杂之证。
1.六种淋证
六种淋证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此外各种淋证又有不同的特殊表现。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症状,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血淋为溺血而痛。膏淋症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2.淋证与癃闭
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但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为癃闭。
3.血淋与尿血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4.膏淋与尿浊
膏淋与尿浊在小便浑浊症状上相似,但后者在排尿时无疼痛滞涩感,可资鉴别。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所言:“大凡痛者则为淋,不痛为浊。”
淋证患者一般可先查尿常规。如尿中白细胞增多为主,多考虑泌尿道感染及炎症,可作中段尿细菌培养、尿亚硝酸盐试验等。此外,疑及泌尿道结核,应查尿沉渣找结核杆菌,做结核菌素试验等。考虑为前列腺炎可能者,可作肛门指检前列腺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疑为非感染性膀胱炎者,可查膀胱镜。尿中红细胞增多为主者,多见于泌尿道结石、膀胱癌,应查泌尿道B超,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尿中找脱落细胞,做膀胱镜等。尿混浊怀疑乳糜尿者应查尿乙醚试验,必要时淋巴管造影摄片检查。各项检查无异常者,多为尿道综合征。
临床辨证首先应辨别六淋之类别。其次,须辨证候之虚实,虚实夹杂者,须分清标本虚实之主次,证情之缓急,最后须辨明各淋证的转化与兼夹。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淋证的基本治则。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治宜清热利湿;以热灼血络为主者,治以凉血止血;以砂石结聚为主者,治以通淋排石;以气滞不利为主者,治以利气疏导。虚证以脾虚为主者,治以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宜补虚益肾。同时正确掌握标本缓急,在淋证治疗中尤为重要。对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审其主次缓急,兼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