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起腹胀便秘吗 解析糖尿病的几种症状

2018-07-25 10:21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会引起腹胀便秘吗

  可能是糖尿病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多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

  1、饥饿增加食量:其实这个病中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容易感到饥饿,这主要是由于病人们因体内糖分随小便排出,所以经常有腹饿的感觉,形成食欲亢进,食量增多,有一些人虽然饭量不大,但其他副食品点心很会吃,而且有特别爱食甜的习惯。这些就都是属于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2、身体疲劳无力:对于正常人来讲一般不会出现身体没有力气的感觉,但是得上这个病的人就不一样了,例如整天感觉身体很会疲劳厌倦,整天提不起精神来,什么事都懒得做,有时下半身、腰膝、两个小腿特别无力,连走路、爬楼梯都有气无力。这也是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3、口渴多喝水:口渴喝水是我们每天都不能少的,但是对于得上疾病的人如果经常的饮水就不是很正常了,例如经常感觉喉咙干燥,饮水量大量增加,多尿,一天最少要排尿10至20次以上,每次排尿量都达到2000CC至4000CC以上。这些糖尿病的症状比较常见。

二、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少动:体力活动减少是诱发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因为人体骨骼肌是最大的葡萄糖利用的器官,长期缺乏体力活动将会大大减少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肌肉萎缩、肌肉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肥胖:遗传、缺少运动、吃的太多、太油腻、高热量饮食都可导致肥胖。其中,晚上吃得过饱最容易导致肥胖,因为一吃完就睡觉,脂肪代谢缓慢,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肥胖进一步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这也是一个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在部分糖尿患者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病的危险率约为10-5%,如父母均患依赖型糖尿病,则子女的发病危险率更高。

三、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选择降糖药

  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有很多种,糖尿病患者具体应该应用哪种降糖药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选择降糖药需要根据糖尿病类型、高血糖类型、患者体形、年龄、有无其他疾病等因素具体分析。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应用口服降糖药,在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处于应激状态时也应使用胰岛素治疗。如果单纯的餐后血糖增高,应首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果餐前、餐后血糖均高,但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应首选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空腹血糖升高明显者应考虑应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增敏剂。

  如果糖尿病患者体形偏胖应首选双胍类药物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这些药物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同时考虑到肥胖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可以选用胰岛素增敏剂联合应用,既改善胰岛素抵抗,又不会增加体重。老年患者由于不能耐受低血糖,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而应选择降糖效果吻合的降糖药。对于儿童患者,目前只有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批准使用。选择降糖药时应考虑患者其他慢性病,防止降糖药的副作用加重其他疾病。

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应注意什么

  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于体型偏瘦的患者可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以保证总热量的摄入;对于肥胖的患者则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为主,从而减轻体重。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为防止发生低血糖,应注意酌情加餐。

  其次,要避免过犹不及。在糖尿病患者中,有些人饮食毫无限制,导致血糖浓度居高不下;而有些人又谈“糖”色变,一点含糖食物也不敢吃,结果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应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病情等,严格地计算能量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饮食,从而达到既满足人体的最低能量需要,又控制了总热量的目的。

  为了达到较好的疗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方案,合理进行搭配,过了和不及都不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分泌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