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cdk3a期用什么药 鉴别这个病的方法有哪些

2018-08-02 07: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慢性肾功能不全会有哪些表现

  1.消化系统

  是最早、最常见症状。

  (1)厌食(食欲不振常较早出现)。

  (2)恶心、呕吐、腹胀。

  (3)舌、口腔溃疡。

  (4)口腔有氨臭味。

  (5)上消化道出血。

  2.血液系统

  (1)贫血 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贫血程度与尿毒症(肾功能)程度相平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为主要原因。

  (2)出血倾向 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等,与血小板破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等有关,可能是毒素引起的,透析可纠正。

  (3)白细胞异常 白细胞减少,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透析后可改善。

  3.心血管系统

  是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1)高血压 大部分病人(80%以上)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左室肥大、心功能衰竭。

  (2)心功能衰竭 常出现心肌病的表现,由水钠潴留、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病等所致。

  (3)心包炎 尿素症性或透析不充分所致,多为血性,一般为晚期的表现。

  (4)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 进展可迅速,血透者更甚,冠状动脉、脑动脉、全身周围动脉均可发生,主要是由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所致。

  4.神经、肌肉系统

  (1)早期 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2)晚期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

  (3)透析失衡综合征 与透析相关,常发生在初次透析的病人。尿素氮降低过快,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引起颅内压增加和脑水肿所致,表现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出现惊厥。

  5.肾性骨病

  是指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上述多种因素又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及混合性骨病。肾性骨病临床上可表现为:

  (1)可引起自发性骨折。

  (2)有症状者少见,如骨酸痛、行走不便等。

  6.呼吸系统

  (1)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

  (2)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蝴蝶翼)、胸膜炎等。

  7.皮肤症状

  皮肤瘙痒、尿素霜沉积、尿毒症面容,透析不能改善。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慢性肾衰竭(CRF)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由于肾功能损害多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我国传统地将肾功能水平分成以下几期:

  1.肾功能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

  2.肾功能不全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50%以下,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

  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cdk3a期的药物治疗

  (1)纠正代谢性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NaHCO3)。中、重度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在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基本纠正酸中毒。对有明显心功能衰竭的病人,要防止NaHCO3输入总量过多,输入速度宜慢,以免使心脏负荷加重甚至心功能衰竭加重。

  (2)水钠紊乱的防治 适当限制钠摄入量,一般NaCl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8g/d。有明显水肿、高血压者,钠摄入量一般为2~3g/d(NaCl摄入量5~7g/d),个别严重病例可限制为1~2g/d(NaCl 2.5~5g)。也可根据需要应用袢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病(Scr >220μmol/L)疗效甚差,不宜应用。对急性心功能衰竭严重肺水肿者,需及时给单纯超滤、持续性血液滤过(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对慢性肾衰病人轻、中度低钠血症,一般不必积极处理,而应分析其不同原因,只对真性缺钠者谨慎地进行补充钠盐。对严重缺钠的低钠血症者,也应有步骤地逐渐纠正低钠状态。

  (3)高钾血症的防治 肾衰竭病人易发生高钾血症,尤其是血清钾水平>5.5mmol/L时,则应更严格地限制钾摄入。在限制钾摄入的同时,还应注意及时纠正酸中毒,并适当应用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增加尿钾排出,以有效防止高钾血症发生。

  对已有高钾血症的病人,除限制钾摄入外,还应采取以下各项措施:①积极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血钾>6mmol/L)可静滴碳酸氢钠。②给予襻利尿剂:最好静脉或肌肉注射呋塞米或布美他尼。③应用葡萄糖-胰岛素溶液输入。④口服降钾树脂:以聚苯乙烯磺酸钙更为适用,因为离子交换过程中只释放离钙,不释放出钠,不致增加钠负荷。⑤对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且伴有少尿、利尿效果欠佳者,应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

  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由于肾前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致肾血流量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尿素氮、水和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病人血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肾前性急性肾衰病人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保持完整,当肾脏血流灌注恢复正常后,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恢复。但严重的或持续的肾脏低灌注可使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发展至急性肾小管坏死。

  (1)有效血容量减少 ①出血 创伤、外科手术、产后、消化道等。②消化液丢失 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③肾脏丢失 应用利尿剂、糖尿病酸中毒等。④皮肤和黏膜丢失、烧伤、高热等。⑤第三腔隙丢失 挤压综合征、胰腺炎、低清蛋白血症等。

  (2)心输出量减少 包括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3)全身血管扩张 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变态反应、药物(降压药、麻醉剂等)。

  (4)肾脏血管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的应用、肝肾综合征。

  (5)影响肾内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

  2.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1)输尿管阻塞 ①腔内阻塞 结晶体(尿酸等)、结石、血块等。②腔外阻塞 腹膜后纤维化、肿瘤、血肿等。

  (2)膀胱颈阻塞 前列腺肥大、膀胱颈纤维化、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癌等。

  (3)尿道阻塞狭窄等。

  3.肾性急性肾衰竭

  (1)肾小管疾病 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病因分肾缺血和肾中毒。①肾缺血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未及时解除。②肾中毒 常见肾毒性物质,如药物、造影剂、重金属、生物毒素、有机溶剂、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轻链蛋白、高钙血症等。

  (2)肾小球疾病 如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3)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过敏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败血症、严重感染等。

  (4)肾微血管疾病 原发性或继发性坏死性血管炎、恶性高血压肾损害。

  (5)急性肾大血管疾病 肾脏的双侧或单侧肾动脉/肾静脉血栓形成或胆固醇结晶栓塞;夹层动脉瘤出血,肾动脉破裂。

  (6)某些慢性肾脏疾病 在促进慢性肾衰竭恶化的因素作用下,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出现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