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1 07:23 来源:网友分享
隐匿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又叫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急慢性肾炎病史,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体征,而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以轻度蛋白尿为主者,尿蛋白定量一般<1.0g/24h,但无其他异常,称为单纯性蛋白尿型。可表现为体位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男性较为常见。镜下血尿呈现持续性或间断性,在感冒后、劳累后尿中红细胞异常增加,甚至出现肉眼血尿。病情迁延,时轻时重。
本病在诊断前,应该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1.患者仅呈轻度蛋白尿(<1.0g/24h,白蛋白为主)和(或)肾小球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偶见肉眼血尿)。
2.无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损害。
3.已除外生理性蛋白尿及功能性蛋白尿。
4.已除外继发性、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及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1.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包括功能性蛋白尿(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交感神经兴奋等状态时出现)、体位性蛋白尿(也称为直立性蛋白尿,是指由于直立体位,使腰椎棘突前突时出现,卧床后消失,部分人是由于胡桃夹现象出现),无症状性蛋白尿应与他们相互鉴别,临床鉴别困难时常需要肾活检。有时临床诊断的生理性蛋白尿在肾活检病理检查后发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2.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主要是指良性家族性血尿及早期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又称为Alport综合征),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匿性肾炎需要与之鉴别,家族史及病理检查在鉴别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慢性肾炎
存在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是鉴别隐匿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关键,如果存在肾性水肿、肾性高血压的一种,或存在非肾前性、肾后性因素导致的肾功能异常,均应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4.亚临床型急性肾炎
主要需要与临床表现轻微的急性肾炎像话鉴别。需要检查疾病的潜伏期及血清补体水平,必要时行肾活检检查。
隐匿性肾炎的特点是血尿、蛋白尿或血尿和蛋白尿并存,常有多种病因:
1.以单纯性血尿(asymptomatic hematuria)为主要表现的病因主要有:
①IgA肾病,尤其早期,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②局灶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薄基底膜肾病也可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肾脏损害的早期表现,以及薄基底膜肾病。
2.以轻、中度无症状性蛋白尿(asymptomatic proteinuria)
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因为微小病变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某些IgA肾病的早期、淀粉样变肾病、糖尿病肾病(D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以及指-骨突骨综合征。
3.以无症状性血尿伴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因
为多种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轻微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及IgA肾病)某一阶段的早期表现。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主要是一般预防性治疗以保护肾脏功能。
1.一般治疗
(1)饮食与休息:限制饮食中蛋白摄入量,避免蛋白高滤过而造成肾脏的进一步损害。从事较轻工作,减轻工作强度,避免劳累。
(2)原发病灶治疗:对有上呼吸道感染及化脓性病灶(如扁桃体炎),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急、慢性炎性病灶,阻断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对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应择期手术,对龋齿病也应及时治疗。
(3)禁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及中药(马兜铃酸、关木通等)。
2.药物治疗
(1)ACEI:有降低尿蛋白作用,其机制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同时有助于改善肾小球的通透性。对单纯性蛋白尿及蛋白尿伴血尿者均可使用。尤其适用于伴有轻度高血压的病人,可根据病人血压选择不同的制剂。多数学者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避免低血压造成的肾损害,一旦发现血压低于正常,应及时减量或停用。
(2)抗血小板聚集药:常用于单纯性血尿病人。常用药物主要有:A.双嘧达莫(潘生丁);B.阿司匹林:该药可能引起过敏,大剂量使用也可导致肾间质损害,应慎用;C.保肾康、肾炎康、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有活血化瘀、保肾作用,临床常使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 一般情况下初期不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类毒药物治疗,可试用雷公藤多甙,亦可采用中医中药,如黄芪可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具有调节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