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里治疗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怎样分类

2018-08-23 06:49 来源:网友分享

一、艾灸哪里治疗心肌缺血

  我得心肌缺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时候常常会感到心脏部位有疼痛的症状,特别是精神比较紧张或者是比较疲惫的时候,非常地敏感,一下就会有发作,总之这种疾病真的非常麻烦,平时必须非常小心翼翼,不然的话一下子就会发病,而且有时候觉得很痛苦,也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严重的话会导致心肌梗死或者是瘁死这些情况,虽然我还没有严重到这样的程度,有人推荐我去做中医艾灸,艾灸治心肌缺血吗?

  步骤/方法:

  1 艾灸对心绞痛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在相应的穴道进行艾灸,比如心俞、膻中、至阳等,那就本身具有调节免疫,行气通络等作用,对于一般人而言,可以当成一种保健的方法,所以对心肌缺血的患者来说,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方式。

  2 那些心肌缺血患者还是应该要去正规的医院,做系统的治疗,艾灸不能当成一种治疗的方法,不然的话,得不偿失。对于心肌缺血患者来说,应该要找到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等,应该要做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

  3 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要预防心肌梗死,或者瘁死,平时应该要备好相关的药物,一旦有任何情况发生时,应该要做出紧急措施,通过一定的治疗也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所以患者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平时要多休息,不可以过度劳累,也不能够精神过度紧张。

二、心肌缺血怎样分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分为以下类型:

  1.心绞痛

  是心肌缺血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和变异型心绞痛。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所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本病急性期主要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总死亡率可达30%,一定要注意预防,尤其是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劳动者。

  3.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长期缺血缺氧状态,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瘢痕形成,心肌间纤维组织增生,称为缺血性心肌病,亦称为心肌纤维化。其特点为心脏变得僵硬,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预后不佳,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

  4.猝死

  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主要原因是心脏突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患者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变,因此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应从发病的根本原因上预防,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减少冠心病的形成。有缺血现象时应长期用药,改善心肌缺血情况,防止病情恶化。

三、心肌缺血应该如何检查

  1.冠心病相关的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使缺血区相关导联发生ST-T异常改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缺血发生部位。典型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

  2.负荷试验检查

  是筛选高危患者进一步做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及评价药物、手术疗效,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激发试验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可直接观察到冠状动脉主干及其细小分支的阻塞情况,是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四、心肌缺血要怎样治疗的

  1.治疗原则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2.药物治疗

  由于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心肌血液(血氧)供需失衡,因此,治疗心肌缺血不外乎就是增加心肌的供氧和(或)减少心肌耗氧,从而使心肌氧的供需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1)抗血小板药物 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性死亡的危险,如无禁忌证均应长期服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β受体阻断剂 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秏氧,预防猝死,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为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与硝酸酯类合用可互相取长补短,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及心率变化调整剂量。

  (3)钙离子拮抗剂 可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

  (4)他汀类药物 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5)R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系统阻断剂 可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

  (6)硝酸酯类药物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7)溶栓药物 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3.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术,到裸金属支架时代,到现在发展为药物涂层支架时代,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症状发作典型或不稳定、药物治疗不理想、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