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4 06:32 来源:网友分享
1、肝血管瘤与女性激素关系密切。如女性发病年龄较早,牙龈、皮肤的血管瘤在妊娠期快速生长。
2、毛细血管组织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展。
3、因为肝脏的血循环减缓,从而导致海绵状的扩张,使得肝脏内部出现持续性的静脉血淤滞。最后从而引起肝脏多发血管瘤。
4、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肝细胞局灶性坏死后血管发生囊状增大,肝脏区域血淤积,也可能使血管形成海绵样扩张。
5、因为肝脏局部出现坏死的情况,使得血管出现充血,变大状况。从而形成血泡。
6、肝内出血,血肿机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扩张。
7、先天性血管瘤发育异常,多数有家庭遗传倾向,就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而言,女性生长速度快,严格地来讲,肝血管瘤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血管的异常发育,由于其外形很像,所以称为肝血管瘤。
1.手术治疗
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等。对于弥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如肝功能失代偿或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也可行肝移植治疗。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所产生的射线可破坏迅速增殖和未成熟的血管瘤内血管使瘤体内部分血管纤维化,达到缩小肿块,缓解症状的目的。尤其是目前发展的先进的三维适形放疗,对肝脏的损伤减小,血管瘤放疗婴幼儿较敏感。成年人的效果较缓慢。
2.非手术治疗
(1)肝动脉栓塞术(TAE)
TAE治疗肝血管瘤基于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栓塞动脉后瘤体内可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瘤体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而达到缩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
(2)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
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微波可转化为热能而使周围组织凝结,使瘤体局部萎缩、变硬,达到固化肿瘤的目的。
1.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
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
6.其他
游离在肝外生长的带蒂血管瘤扭转时,可发生坏死,出现腹部剧痛、发热和虚脱。个别病人因血管瘤巨大伴有动静脉瘘形成,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而易诱发一系列胃肠道不适症状,对病情的稳定极为不利,所以肝血管瘤饮食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肝血管瘤时肝脏代谢、解毒功能相对较弱,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后难以被有效消化、吸收,从而极易加重肝脏负担、加重病情,所以肝血管瘤饮食应忌蛋黄、动物肝脏、羊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3、忌高糖食物
糖易发酵,易诱发腹胀症状,对病情不利;此外肝血管瘤患者本身肝脏代谢功能较弱,食用高糖食品后,不能完全、有效代谢掉多糖,而导致多余的糖转变成脂肪存储在肝脏,从而加重肝脏负担,对病情不利,所以肝血管瘤饮食忌高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