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常用的药有哪些 几种常见的冠心病治疗方法

2018-09-01 07:24 来源:网友分享

一、治疗冠心病常用的药有哪些

  中草药

  其作用在于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滋阴理气。该类药有脑心通、冠心苏合丸、活血通脉片、复方丹参片等。如何选择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要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决定。只有正确选择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并坚持长期用药才能获得最大治疗效果。

  钙离子拮抗剂

  常用维拉帕米(40毫克,2次/日)、硝苯地平(10毫克,3次/日)、硝苯地平控释剂(拜心同)(30毫克/日)、缓释剂(络活喜)(5毫克/日)、地尔硫卓(硫氮卓酮、合心爽)(30毫克,3次/日)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常用的有:依那普利(10毫克/日)、贝那普利(10毫克/日)、雷米普利(2.5~5毫克/日)、副辛普利(10毫克/日)等。

  硝酸酯类药物

  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

  调脂药物

  目前提倡用他汀类药物,常用:洛伐他汀(20毫克/日)、普伐他汀(10毫克/日)、辛伐他汀(20毫克/日)、氟伐他汀(20毫克/日)、阿托伐他汀(10毫克/日)、吉非贝齐、烟酸等。

二、几种常见的冠心病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即使选择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需同时接受药物治疗以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改善预后和治疗不完全血运重建后的残余缺血。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延缓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进展或逆转病变治疗、改善心功能和防治其它缺血相关并发症治疗等。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术是应用取材于自身的血管,绕过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远段之间建立起一条血运通道。CABG是血运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疗效可靠,对于严重的多支、多处和弥漫性病变以及重要血管的分叉等复杂病变具有血运重建更完全的优点,但是CABG手术创伤大,单次医疗费用相对较高,年老体弱和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的高危病人手术风险高,因此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3、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在影象系统的支持下,借助相关器械和材料,应用导管介入技术,消除或减轻自体冠状动脉或桥血管的狭窄或堵塞,重建心脏血运,改善心肌供血的一组经皮介入治疗技术,包括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冠脉斑块旋切、斑块旋磨、血栓切除、冠状动脉激光成形等,目前PCI主要涉及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其它介入技术很少应用。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被称之为现代医学的一场革命,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介入材料不断改进,操作技术日益成熟,抗血小板和抗血栓治疗不断完善,使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拓宽,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逐渐减少,操作成功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并因其创伤小、疗效确切可靠成为了冠心病治疗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三、冠心病的几个早期症状有这些

  1、心肌梗塞型

  梗塞发生前1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患者可沿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患者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

  2、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3、心绞痛型

  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上述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引起疼痛发作者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后可以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此类情况多见于老年人。

  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很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患者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患者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5、猝死型

  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四、冠心病患者正确运动方法有这些

  1) 步行

  具体方法:

  步行两段1000米平路。用15分钟走1000米,休息3-5分钟,再走1000米。以后可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每日1-2次,每周4-6次。

  注意事项:

  步行时选择平坦道路,注意步态稳定,步幅均匀,呼吸自然,防止跌跤。中间可穿插急行,如体力不能耐受,可随时减慢速度。

  锻炼功效:

  简便易行,一般选择在优美环境中进行,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对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摄氧能力效果最好。其中急行比散步对心脏的锻炼价值更大。

  2) 慢跑

  具体方法:

  每周4-6次,每次1000-2000米,心率控制在120次/分以下。以后可逐步加长跑步距离,但不应提高跑步速度。

  注意事项:

  只有在急行2000-3000米而无心绞痛发作者,才允许参加慢跑锻炼,适用于病情较轻、有运动基础者练习。运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心率,体力不能耐受时,可采取走-跑交替的形式降低强度。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锻炼功效:

  比步行强度大,但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更有效地提高心脏功能。

  3) 登高:

  选择一个高度不超过50米,坡度为30度左右的坡,可先用15-20分钟登完,以后逐步缩短时间,上坡后休息10分钟,再用同样的速度下坡,每周3-4次。

  注意事项:

  强度相对较大。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要做放松活动。如出现气促、晕眩等,应增加间歇时间,或多穿插平稳的呼吸练习。如有极度疲劳,胸闷或心前区有紧迫感和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随身携带药物,以便在不适时及时服用。

  4)散步:

  具体方法:

  先慢速(每分钟70-100步)走500米,再中速走1000米,最后用慢速走500米,每走一段可休息3-5分钟。每次走20-3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运动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运动后避免立即进行热水浴,以免发生血压下降及心率失常。

  锻炼功效:

  属于间歇性运动,可有效提高有氧能力,增强心脏功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