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产儿专委会发出倡议:关注爱护早产儿

2015-11-24 11:27 来源:网友分享

  11月17日为“世界早产儿日”,11月15日我国首个建立的全国性早产儿专业组织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早产儿专委会在上海向全国发出倡议书,希望早日制定早产儿救治和管理规范,呼吁社会关注早产儿问题。

  据倡议书起草者之一、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早产儿专委会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陈超教授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早产儿报告》,统计分析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的早产儿状况,报告显示全球早产儿发生率平均10%。全球180多个国家早产儿发生率都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近10年来,全球早产儿发生率更快速增加。现在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目前,我国早产儿救治水平已大幅度提高,早产儿救治虽然非常困难,但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早产儿存活率已显著提高,救治最困难的体重小于1500克早产儿存活率已超过90%。但不可无视的是,我国每年有110万早产儿出生,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早产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对改善许多卫生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倡议书说,孕期感染、母亲和胎儿的各种疾病、多胎、高龄孕妇、母亲压力等,以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遗传因素等许多因素都可能与早产相关。

  倡议书建议,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孕期保健,预防感染,预防缺氧,保证孕妇充分休息,避免孕妇接触有害环境和事件,定期做好产前检查;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已向全球发出呼吁,给早产孕妇产前使用激素,可以明显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做好早产儿保暖,在基层、农村等条件不够好的地区,早产儿出生后必须重视保暖,应地制宜采取袋鼠式保暖;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对早产儿的免疫、营养和生理方面都更为有利,母乳喂养的早产儿许多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现在母乳喂养率还不够高,家长应思想重视,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坚持长期随访,早产儿出院后必须进行随访,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定期评估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期干预;呼吁相关部门加强投入,解决早产儿医疗困难,注重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建设,因为更完善的医疗条件和设备,可改善早产儿医疗救治条件。呼吁将早产儿纳入大病医保,减轻家长负担,有利于积极抢救早产儿,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建立早产儿救治基金,帮助早产儿家庭。早产儿住院时间长,需要更多抢救治疗,住院费用显著高于足月儿。出院后还需要继续就医,需要康复治疗,及相关经济支出,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呼吁建立早产儿救治基金,帮助早产儿家庭。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