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7 07:13 来源:网友分享
造成移植肾积水的原因:一是排异反应,二是输尿管的问题,三是结石病。建议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要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最后才能对症治疗。
慢性排斥反应是指排斥反应发生在手术6个月以后。“慢排”的发生一般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白细胞血型配合不理想、肾移植后早期发生多次的急性排斥、环抱素剂量长期不足、高脂血症等。主要表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以及多尿和低比重尿,甚至无尿。对于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措施有:①调整免疫制剂、短程激素冲击;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②扩张肾血管。其中调整抗排斥药物包括:环抱素、FK506、强的松、霉盼酸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百令胶囊、雷公藤制剂等。当然,同样的药在不同的病员身上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这就要因人而异了,最终还是要听取医生的建议。
总之,病员术后出现排斥反应,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不可耽误治疗时间。一定要尊重科学,定期复查,才能确保移植肾功能的持久、正常。
当移植了他人的肾脏,这种“非己”的器官存在于受者体内,于是受到体内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活性细胞的“攻击”。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大致可分为四种: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排异反应。
超急性
超急性排斥确实可以称为一种“超级”排斥。它来势凶猛,大多数于吻合血同管开放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发生,也有人称之为“手术台上的排斥反应”。移植的肾脏突然变软,由红变紫,并很快停止排斥。仅少数病人可延迟发生,但也只限于移植后的24小时内。超急排斥一但发生,尚无治疗办法,一经确定诊断应切除移植肾。
加速性
加速性排斥反应指术后3-5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病员表现为体温升高、尿少、血压升高、移植肾肿胀压痛、病情进行性发展、血肌酐迅速上升,病员需透析。其余病员开始治疗时有所改善,但停药后又复发,全身反应加重,移植肾区持续胀痛,肾功能不见好转,应尽快切除移植肾。
急性
急性排斥反应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排斥反应。发生于肾移植后第6天至术后3-6个月内,特别好发于移植后3个月内,以第5周发生率最高。据统计,肾移植后3个月内有30%的病员至少发生一次急性排斥。这段时间病员要按时随访、复查。抗排斥药,尤其是环抱素不得轻易改动,绝对听从医生指导。主要表现为:发热、尿少、血压升高、血肌酐上升。
对于急性排斥反应有时与突然变换抗排斥药有关。如环抱素+强的松+硫唑嘌呤,未重叠使用,有时则是与迅速减药有关。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感染也可诱发急性排斥。对付“急排”的方法: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专门特异性地针对排斥有关的T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肾移植的效果一般以一、三、五、十年的肾或人存活率表示,所谓肾存活是指肾脏有功能。肾移植后因为使用免疫抑制剂容易出现感染等合并症和药物的副反应,所以与血液透析疗法相比是否安全是大家所关心的,随着医学的进步,肾移植成绩有很大的提高,肾移植是比较安全的。据2008年器官移植大会介绍,目前我国肾移植的一年肾存活率为90%以上,五年肾存活率达到90%,十年达到60%以上。这只是指移植肾的寿命,而人的寿命就长得多,和正常人没有多大区别。 肾移植与透析相比,人的存活率高于肾的存活率。
在我国不论肾移植还是透析,生存率低的原因除部分上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难以承受医疗费用造成的。肾移植与透析相比长期的综合费用低,肾移植成功后可缓解或纠正大部分尿毒症及透析的合并症,所以肾移植与透析疗法相结合可延长尿毒症患者的寿命,改善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肾移植将更优越更安全。
肾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肾移植无疑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最好方法。但并非所有肾衰患者均可很好地耐受移植手术及术后的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在肾移植前必须了解该病例是否适合做肾移植,术后的预测效果将如何。某些患者在一定的情况下术后甚至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并发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在考虑行移植前必须慎重:
1.活动性肝炎的患者不宜做肾移植。至于肝炎带病毒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则有争议,最好能根据肝穿刺结果来确定。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不宜做肾移植。
2.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一般不宜马上做肾移植,对于有明显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应先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必要时“搭桥”手术成功后再接受肾移植。
3.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不适宜马上做移植,由于术后要使用大量激素,因此术前必须将溃疡治愈。
4.体内有活动性慢性感染病灶的患者,应先系统治疗,控制稳定后再做肾移植。
5.恶性肿瘤已发生转移或发病两年以内的患者禁忌行移植,因为免疫抑制可能使肿瘤发展或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