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08:24 来源:网友分享
肝硬化是属于常见肝疾病中的一种,所涉及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滥用药物、病毒入侵、过度酗酒、饮食不当或长时间熬夜等等,都会导致肝组织的运行状态受到影响之后,从而使肝内纤维组织出现恶性性异常,通常在患有肝硬化后,会引起肝区疼痛、食欲下降、脸色蜡黄等症状,甚至是会引起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肝硬化这种疾病对于每个患者而言,都会使身体明显受损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身体代谢和排毒功能出现障碍,通常在患有肝硬化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个人诱因做出相关的确定后,才能进一步妥善治疗并阻止硬化程度持续恶化。而在治疗的方式上,病情较轻可以药物治疗为主,较为严重的患者则要通过手术治疗,所以在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阻止肝硬化的效果。
抗病毒药物虽然可治疗病毒性入侵所引起的肝硬化,但基于每个患者肝硬化所涉及到的诱因并不一致,所以在诱因本身存在不同时,对于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在患有肝硬化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先针对诱因有所确定之后,才能够进一步有效选择合理的方式,更好地针对肝脏组织有效做相关的治疗和修复,从而取得根治性的效果,后期就能保证硬化情况得到阻止的效果。
由上述可知,肝硬化所涉及到的诱因并不止一种,所以在患有肝硬化期间,想要有效阻止硬化病情的持续恶化,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会因人而异。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肝硬化期间,只能针对病毒性入侵的病情有效治疗,对于其它诱因的肝硬化并无阻止性效果,因此在使用抗病毒治疗后并无法取得百分百阻止的效果。
众所周知,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乙肝向肝硬化、肝癌进展。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抗病毒治疗是否“为时已晚”,毫无意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正所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抗病毒治疗不但在肝硬化后仍然有必要,而且应该持续终生。
肝硬化患者口服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需要持续终身,这首先是肝硬化患者病情需要。肝硬化标志着病情发展到较晚阶段,肝功基础已经非常脆弱,如果此时患者体内仍有大量乙肝病毒进行复制,势必会加重肝脏炎症进程。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利于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虽不能彻底杀灭乙肝病毒,但是可以有效遏制或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这种抑制作用必须一直坚持下去,一旦停药,病毒又会死灰复燃。而病毒一旦死灰复燃,病情就有可能有一次巨大的波动,医学上称为暴发性肝炎。暴发性肝炎多发生在停药后3个月至半年内,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肝功能迅速恶化,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如果抢救不及时,有可能危及生命。
肝硬化患者不能停药的另一个原因,是“撤药后肝炎”的发生。口服核苷类似物停药后引发的病情反复可轻可重,多数患者病情反复表现较轻,主要为病毒复制指标转阳和转氨酶升高,只有少数患者出现较重的病情变化。但是对于肝硬化患者则不同,肝硬化患者本身免疫调节能力差,“撤药后肝炎”往往病情偏重,一旦演变为重症肝炎,可谓九死一生。
因此,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能随便停药,如果使用的这种药物始终管用,不变异,就要一直用下去;一旦变异,就要进行挽救治疗,加用其他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
肝硬化抗病毒如何实施
对于早期肝硬化患者(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转氨酶可异常,但尚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患者化验检查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阳性,抗病毒治疗依然有必要,并且很关键,因为病毒不断复制,往往是病情加重的直接因素。
对此,HBeAg阳性(乙肝“大三阳”)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为HBVDNA≥105拷贝/ml,HBeAg阴性者(乙肝“小三阳”)为HBVDNA≥104拷贝/ml,转氨酶正常或升高。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癌的发生。
使用的具体药物和方法为:(1)拉米夫定,每次100毫克,每日1次口服。需长期应用,不能擅自中断。(2)阿德福韦酯,每次10毫克,每日1次口服。可以首次选用,也可以用于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败者。(3)恩替卡韦,每次0.5毫克,每日1次口服,可以首次选用,也可以用于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败者。(4)替比夫定,每次600毫克,每日1次。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同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不同时期的抗病毒治疗代表药物,都有共同的特点,例如抗病毒效力较强,使用期间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但是也有同样的问题,就是疗程漫长,不能轻易停药,一旦停药有可能出现“反弹”和复发现象。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预定的治疗剂量。
对于晚期肝硬化(已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非理想时机,但是如果患者肝脏炎症明显,肝功检查转氨酶、胆红素显著升高,可以尝试使用抗病毒治疗,但不能使用干扰素。
引起肝硬化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同时还有酒精肝、脂肪肝、胆汁淤积、药物、营养等方面的因素长期损害所致。
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约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般为每日摄入酒精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世界范围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新近国外研究表明,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据统计70%不明原因肝硬化可能由NASH引起。目前我国尚缺乏有关研究资料;
4.胆汁淤积: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肝静脉回流受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
6.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酶缺陷疾病,致使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而沉积在肝脏,如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沉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7.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异烟肼等可引起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而演变为肝硬化;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可引起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
8.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9.血吸虫病:虫卵沉积于汇管区,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窦前性门静脉高压。但由于再生结节不明显,故严格来说应称为之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10.隐源性肝硬化:病因仍不明者约占5%~10%。
发病机制
各种因素导致肝细胞损伤,发生变性坏死,进而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纤维化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其病理演变过程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致病因素的作用使肝细胞广泛的变性、坏死、肝小叶的纤维支架塌陷;
2 残存的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的肝细胞团(再生结节);
3 各种细胞因子促进纤维化的产生,自汇管区-汇管区或自汇管区-肝小叶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形成纤维间隔;
4 增生的纤维组织使汇管区-汇管区或汇管区-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纤维间隔相互连接,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形成肝硬化典型形态改变。
上述病理改变造成血管床缩小、闭塞和扭曲,血管受到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三者分支之间失去正常关系,并且出现交通吻合支等。肝脏血循环紊乱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基础,且加重肝细胞缺血缺氧,促进肝硬化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演变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正常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生成和降解保持平衡。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的基础,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肝受损伤时肝星状细胞被激活,在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的参与下,ECM合成增加,其中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尤以I型胶原增加明显),其他ECM成分如非胶原糖蛋白(如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等)和蛋白多糖(如透明质酸)亦有增加。各型胶原可沉积在Disse问隙,肝窦内皮细胞下基底膜形成,内皮细胞上窗孔的数量和大小减少,甚至消失,形成弥漫的屏障,类似于连续性毛细血管,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sinusoid capillarization)。肝窦毛细血管化在肝细胞损害和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到后期假小叶形成时是不可逆的。
常见症状: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呕血、黑便、腹胀、门脉高压、食欲异常
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期,但两期分界并不明显或有重叠现象,不应机械地套用。
一、肝功能代偿期
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可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这些症状多因胃肠道淤血、分泌及吸收功能障碍所致。症状多间歇出现,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加重,经休息或适当治疗后可缓解。脾脏呈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可正常或轻度异常。
部分病例呈隐匿性经过,只是在体格检查、因其他疾病进行手术,甚至在尸检时才被发现。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
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所致的两大类临床表现,并可有全身多系统症状。
(一)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可有不规则低热,可能原因为肝细胞坏死;肝脏解毒功能减退肠道吸收的毒素进入体循环;门脉血栓形成或内膜炎;继发性感染等。
2.消化道症状 食欲明显减退,进食后即感上腹不适和饱胀,恶心、甚至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食物,易引起腹泻。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晚期可出现中毒性鼓肠。上述症状的产生与胃肠道淤血、水肿、炎症,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度或重度黄疸,后者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
3.出血倾向及贫血 常有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斑和胃肠粘膜糜烂出血等。出血倾向主要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脾功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亦有关。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由营养缺乏、肠道吸收功能低下、脾功亢进和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引起。
4.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紊乱有雌激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主因肝功能减退对其灭能作用减弱,而在体内蓄积、尿中排泄增多;雌激素增多时,通过反馈机制抑制垂体前叶机能,从而影响垂体一性腺轴及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致使雄性激素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时也减少。
由于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之间的平衡失调,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患者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此外有些患者可在面部、颈、上胸、背部、两肩及上肢等有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蜘蛛痣和/或毛细血管扩张;在手掌大、小鱼际肌和指端部发红、称肝掌。一般认为蜘蛛痣及肝掌的出现与雌激素增多有关,还有一些未被肝脏灭能的血管舒张活性物质也有一定作用。当肝功能损害严重时,蜘蛛痣的数目可增多增大,肝功能好转则可减少、缩小或消失。
醛固酮增多时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使钠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时作用于集合管,使水的吸收增加,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亦起重要促进作用。如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损,则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二)门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 构成门脉高压征的三个临床表现一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在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对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
1.脾肿大 常为中度脾肿大,部分可达脐下,主要原因为脾脏淤血,毒素及炎症因素引起,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也有关系。脾脏多为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边缘纯圆,大脾可触及脾切迹。如发生脾周炎可引起左上腹疼痛或腹痛。如腹水较多须用冲击法触诊。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脾脏可暂时缩小、甚至不能触及,这对鉴别确定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很大的价值。脾肿大常伴有白细胞、白小板和/或红细胞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2.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 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1,96kpa(200mmmH2O)时,来自消化器官和脾脏等的回心血流受阻,迫使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血管与体循环之间建立侧支循环。临床上较重要者有:①食道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系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等吻合形成。常因门脉压力显著增高,食管炎、粗糙锐利食物损伤,或腹内压力突然增高,而致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②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在门脉高压时脐静脉重新开放并扩大,与副脐静脉、腹壁静脉等连接,在脐周腹壁可见纡曲的静脉,血流方向脐以上向上,脐以下向下,可与下腔静脉梗阻相鉴别。若脐静脉显著曲张,管腔扩张血流增多,有时可听到连续性的静脉杂音。③痔核形成,破裂时可引起便血。
3.腹水 是肝硬化失代偿最突出的表现,腹水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钠过量潴留,其机理为血浆白蛋白含量减低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回流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及肾脏等诸多因素(详见病理),腹水出现以前常有肠胀气,大量腹水时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致患者行动不便,腹压升高可压迫腹内脏器,可引起脐疝,亦可使膈肌抬高而致呼吸困难和心悸,部分患者可出现胸水,以右侧较为常见,多为腹水通过横膈淋巴管进入胸腔所致,称为肝性胸水。中等以上腹水出现移动性浊音,少量腹水时移动性浊音不明显,可借助超声波检出。
(三)肝脏触诊 肝脏大小硬度与平滑否,与肝内脂肪浸润的多少,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的情况有关。晚期肝脏缩小、坚硬、表面呈结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