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08:30 来源:网友分享
糖尿病患者毕竟不同于健康人,参加运动锻炼时必须注意掌握好分寸。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运动治疗达到“火候”。运动时间的掌握极为重要,既不能运动时间过短,也不能运动时间过长,否则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
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饭后运动量开始的5——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20——30分钟,降血糖的作用最佳。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糖尿病饭后运动量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糖尿病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循提示糖尿病患者注意合理的运动,配合药物治疗,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要积极学习运用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综合治疗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其实,糖尿病人在饭后不宜马上运动,运动宜在早、午、晚饭后30分钟-60分钟左右开始。因为此时血糖水平升高,避开了药物作用高峰,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间相对固定,如每次都是晚饭后或早饭进行,以利于血糖控制稳定。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30~45分钟,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每天1~3次;每周可3~5天。
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通常用心率衡量运动强度为运动中的脉率(次/分)=170-年龄。如情况好,可逐渐增加,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00-年龄,另外,还可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举例说明,一名60岁男性病友,达到中等运动强度的脉率为170-年龄=170-60=110(次/分)。
不同强度运动消耗能量比较,
步行30分钟约消耗能量100卡,每天步行30分钟,一年内可减轻体重约4公斤;
快走、骑车、游泳每小时可消耗300卡;
跳舞每小时消耗330卡;
球类活动每小时消耗400~500卡;
滑雪每小时消耗600卡;
划船每小时消耗1000卡甚至更多。
运动与饮食要相配合,定时定量。最好不要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运动前血糖较低,应先加餐,运动减体重亦缓慢进行,每周减重1~2斤,要随身携带糖果或糖尿病专用葡萄糖片及时防止低血糖发生。
运动治疗不仅能帮助糖友控制血糖和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还有助于改善血脂情况,降低血压。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治疗,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糖尿病患者采取运动治疗前,应先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体检,确保没有潜在的并发症,才能采用运动治疗。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特别是一些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眼底病变的患者,或者由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等患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这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宜剧烈运动。
对于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优化饮食机构显得尤为重要。患者日常饮食中要做到粗细粮搭配,肉蛋奶适量,蔬菜餐餐有,烹调时多采用清蒸、清炖、清炒等方法。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1)磺脲类药物 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①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③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①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刻口服。②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排气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