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0 15: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 漫说健康
经历一个早上,整个社交平台都被“家暴”的新闻所惊醒了。
先是当事人女友在平台上晒出自己受伤照,并自己男友失踪与她有关。
紧接着,男友在微博上自称“一直在忏悔和悔恨中度过”、“不应该动手,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表示万分羞愧”.....似乎间接承认了自己家暴行为。
虽说这里面来龙去脉,咱们吃瓜群众也许并不清楚。且无论他如何道歉,他对女友所造成的伤害还是无法挽回。
但让人吃惊的是,有些网友确认为承认错误就需该原谅?
原谅了施暴者,但谁又能拯救受害者呢?
家暴,只有0次与无数次
据2016年全国妇联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2.7亿个家庭当中,有24.7%的被女性曾表示自己在婚姻遭受暴力伤害,这也意味着每4个已婚女性就有1人遭受家暴。
然而,据研究表示,农村地区所发生的离婚案件,就有超过8成的当事人曾遭受家暴的经历。但判决中家暴行为认定比例确实极低,主动向法院寻求帮助还不到5%。
在这些调查数据中,很多施暴者在承认错误之后,并没有任何改进,相反还变本加厉。
在最新电影《你好,之华》,胡哥饰演的张超就是一个家暴男,妻子之南结婚后不断遭受他的拳脚相加。即便之南死后,张超对下一任继红同样实施了家暴,悲剧又再次上演。
我们也曾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一个人犯错,固然我们允许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家暴不一样,只有0次与无数次,即便受害者选择原谅,即便吃瓜群众选择原谅,但之后我想受害者还是在担惊受怕度过。
家暴,真的是因为爱的太深?
童年阴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电视剧里,安嘉不断对妻子进行囚禁和殴打,但他依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太爱妻子。
然而,这种真得是爱的表现吗?
这也就让很多人处于一段危险关系而不自知,施暴者往往隐藏很好,让受害者认为自己遇到真爱。
事实上,大部分施暴者行为都围绕一个目的-----关系中拥有绝对的操纵权利与完全控制感。这种心理现象并不常被受害者意识到,这是由于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追求爱与亲密感,而施暴者就往往隐藏操纵与控制,用吸引力的行为与语言进行包装。
施暴者往往就采取:
孤立手段(“我不让你交朋友是因为太爱你了,我会吃醋”)、
强迫威胁手段(“你如果不...我们就分手”)、
情感虐待(“就你这样的人也就我会要你”)、
指责受害者(“ 我没有要伤害你,就算我打了你,也是因为你自己造成的”)
利用孩子(“你再...我就带着孩子离家出走”)
经济限制/虐待(“要不是我上班赚钱,谁能养你”)
........
那么受害者就只能顺从服从,又或者认为自己有问题,相信对方嫉妒是爱的表现,感觉有被强烈的需要。
就因这种心理变化,很多受害者在进入虐待关系时,往往难以察觉到骑士的迹象,被控制一段时间不断“洗脑”,逐渐很难逃离。
更可怕的是,曾有情感虐待或家庭暴力经历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受虐者。
他们在成长中所经历的关系行为模式,就会逐渐对不正常行为有较高容忍度。对虐待初期对方的“越界”行为不敏感,这也导致受害者很难从这段“虐恋”抽身。
自己或身边人遭受家暴,我们该如何做?
假若“虐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必须记住一点--真正的爱是尊重,因此需要相信自己,并寻求“援军”,有计划并果断坚持自己决定,可以在亲友以及反家暴机构下,做好安全措施与寻求经济支援。
若朋友或朋友处在这段虐恋,我们首先不能往他们身上贴标签,倾听与支持帮助他们学会区分恋爱关系中的爱情与暴力,同时还可寻求其他公益组织的帮助。
无论何时,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这个电话:反家暴妇女维权热线------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