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健康:汤圆“咸甜之争”,为何我们能争几百年?

2019-02-19 09: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 漫说健康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新春到,元宵闹!

今天是元宵,也是农历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

每年的元宵,自然会有议论“应该吃甜汤圆还是咸汤圆”的争论,甚至到底该叫元宵,还是叫汤圆,这些纷争都有各自的说法。

中国人虽说是天生的和事佬,凡事都以和为贵,一旦碰到关于吃的,就寸口不让。

不过我们会好奇的是,为什么每逢佳节地图炮,甜咸之争永不休。

这口味之争,究竟隐藏怎么样的心理学?人对不同事物的喜恶,是由心理决定还是生理决定?

到底是甜还是咸?背后隐藏怎样心理偏知?

“什么?汤圆还有咸的?这也太重口味!”

“什么?竟然吃甜的汤圆,就不怕齁死吗?”

每当南北咸甜之争的战役打响,小康医生始终不明白:

为何从小就接受马列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网民,却无法客观发展开放看待这些口味之争的严肃问题?为何一味支持自己观点是准确,却不能接受他人的口味?

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除去地域差异、生活习惯等客观物质条件之外,口味之所以差异较大,很大可能是与心理学上的“虚假同感偏差”有关系。

何为虚假同感偏差?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将自己喜好与大多人保持一致,尤其是自身对观点非常确定,又或者这种观点对我们非常重要,这样错觉特别明显。

例如众多人有着一致的想法,突然有个别人提出相反的想法,这时往往自己会忽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过分强调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对于模棱两可的信息就会更多偏向自己一方,这样偏差就是所谓的“虚假同感偏差”。

这样的心理,也充分解释了那些热衷D盘隐藏文件夹中欧美视频的孩子,无法体会到东京到底有多热。

既然别人都和自己一样,那为何还会争论不停呢?

事实上,马克思曾经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

同样如此,这世界上也不存在绝对好吃的汤圆或元宵,爱吃甜的就继续吃甜的,爱吃咸的就继续吃咸的,各取所需不是挺好的吗?

恰恰因我们各自的选择性知觉的影响下,我们更会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动机与目的来选择某些信息,甚至还会曲解这些信息的本意。

而社会心理学领域里,又存在“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偏见”之争,也导致甜党与咸党各有各的真理。

何为“内群体偏好”?

就是夸大群体内的相似度,利用“虚假同感偏差”,认为所有人就应该吃甜汤圆。

何为“外群体偏见”?

就是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利用“敌意媒体效应”,认为不支持甜汤圆的人脑子进水,吃咸汤圆就是反人类。

但无论是甜,还是咸的,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其实它们都是无辜的。

咱们还得善哉善哉,众生还应放下执念,甜即是咸,咸即是甜。

作为赤裸裸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而言,人的主观意识不可转移客观规律,咱们可别因汤圆到底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来左右整体的意思,就误认为汤圆咸甜就有对错之分。

要是真的无法接受,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等有钱了,甜汤圆和咸汤圆,咱们一买两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漫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