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治理雾霾主要靠什么?PM2.5真的无解吗?

2016-01-06 09:02 来源:网友分享

  2015年进入秋冬季以来,北京已经遭遇数轮雾霾天气的困扰,其中包括2次红色预警。尽管雾霾天天提,然而我们真的了解雾霾吗?我国PM2.5标准与国际标准还差多少?外国治理雾霾主要靠什么?

  1、PM2.5,虽然天天挂在嘴上,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么

  大气虽然看着透明,但是实际上充满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从尺寸上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梯队”,一个是直径在0.1-1.0微米的物质颗粒,另一个是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物质颗粒。因为很少有颗粒物直径大小在2.5微米附近,因此以2.5微米为临界。空气中任何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集合体,统称PM2.5,而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中,主要以10微米的颗粒为主,称为PM10。PM10和PM2.5都是各国严防死守的大气污染物。室外大气中,绝大多数的PM2.5的粒子直径是0.1-1.0微米。

  2、我国PM2.5标准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PM2.5标准为75微克/立方米,美国为12微克/立方米(年平均值),相比之下比美国国家标准放宽了6倍。而且我国选用的测量方法为微振荡天平法,和美国常用的beta射线衍射法相比也会测量偏低20%。综合来看,标准会相差8倍。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标准相差无几,测量方法也类似。而且美国还要修改其空气质量标准,因为美国医学界和科学界的大量研究显示,PM2.5到了10微克/立方米仍旧对人体有比较明确的长期伤害。现在普遍看来,PM2.5对心血管和癌症方面的影响最大。根据美国EPA的研究显示,PM2.5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相对死亡风险会增加2%;而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死亡风险会增加4%。但是,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空气污染对不同人群造成的问题及严重程度也不同。

  3、“恐霾患者”和“认知不足”人群该怎么办

  目前,“恐霾症患者”有,但明显认知不足人群却更为普遍。当PM2.5低于150微克/立方米时,视觉上可视距离增加,然而这时雾霾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究竟该怎么办?

  (1)洗鼻。洗鼻是抗霾第一步,对生活在空气颗粒物污染地区的人群来说还是有相当必要的。洗鼻时要注意:水温一定要和身体温度适宜(38摄氏度左右);使用无碘盐+纯净水;张口正常呼吸。

  (2)口罩选择P95标准,坐地铁公交也不要摘下。口罩的选择难度其实不大,因为中国的国家标准和美国CDC制定的标准基本没有差异;只要选择对应标准的口罩即可。经过SciX的研究,强烈推荐美国P95标准、中国KP95标准的口罩,作为PM2.5超标时的选择。目前更为普遍使用的是N95和KN95标准,也可作为第二选择。此外,SciX曾经详细反复检测PM2.5超标天气时的公共环境状况,强烈建议,坐地铁或公交时不要摘下口罩。

  (3)空气净化器的选择标准。空气净化器价格高低和实际去除PM2.5效率之间不构成直接关联。选择净化机,要注意以下几点:CADR洁净空气量要尽量大;HEPA的吸附量要有据可查,有更换标准;坚决选择没有任何二次污染的净化机,长时间使用就不会有危害;否则,可能造成的危害要大于去除的危害。在北京的环境来看,每年达标天数有限,空气净化机应该24小时开机365天连续使用。

  (4)PM2.5超标时,关闭门窗不会有效降低PM2.5。首先PM2.5在空气中总悬浮时间超过1000小时;其次,对于通风环境不太好的房间,换气量不足时还会导致室内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超标。二氧化碳也有着严格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总之,保持房屋有着足够的换气率和定时开窗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是考验适合中国环境空气净化机的关键所在。

  4、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并非这几年急剧下降

  北京地区空气污染问题之前也很严重,2009-2010年的年平均值高于2013和2014年,2012年最低。之前没有引发关注,是因为公众对PM2.5还不所知,政府也没有大面积设置环境监测站。2013年之前,只有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为了美国国会在华工作人员争取艰苦地区工作福利而设置的PM2.5检测装置,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连续监测这极大城市的PM2.5。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全年监控数据是2005年,来自清华大学的团队发在TotalEnvironment科学刊物上的,当时的年平均值和现在相差无几。

  5、外国治理雾霾主要靠立法

  在SciX的调查下,国外治理雾霾主要靠立法。比如,美国PM2.5最初是没有立法的,美国肺学会把EPA告上法庭,政府才被动立法。几年后,又被肺学会告,要求提高标准,EPA这次拒绝了。所以,官司闹大了之后败诉,联邦法才有PM日均平均值不得超标的法条。

  6、我们能战胜雾霾,全民认知是第一步

  空气污染并非中国独有,历史上的伦敦烟雾事件也曾造成好几千人死亡,而现在那边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也能战胜雾霾,只是时间问题。全民认知是第一步,目前更方学者和公益组织正在努力提高全民的认知。组织国家力量控制雾霾是最重要的借鉴经验,这一点我国正在一步步学习和探索。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