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4 17:02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2月23日讯 最近一篇发表在Cell子刊TrendsinCancer的文章指出,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工作者对癌症的控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但是也在特定的器官组织中出现了肿瘤敏感性升高和肿瘤耐药等现象。
一年前,Tomasetti和Vogelstein在Science发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Bad luck"假说。他们认为大多数癌症出现都可以通过这些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肿瘤干细胞在不同器官组织的分裂增殖速率来解释。这篇报道首次在组织水平上明确解释了肿瘤干细胞的数量和癌症发生的关系。而且还发现肿瘤干细胞分裂增殖的数量和每个人一生中患癌症风险呈正相关。最后研究者认为2/3的癌症发生是由于内部因素(比如说基因随机突变)所造成的,而外部环境因素(比如说致癌物等)所占比例不到1/3。从发表后得到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而这一结论恐怕会影响到在这之前几十年里全世界对癌症控制的方向和投入是否正确。
经过一年连续的争论后,最近Song Wu及其同事在Nature上发表了他们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他们通过数据建模分析方法对Tomasetti和Vogelstein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四种独立的方法(包括理论推理、数学模型、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得到了一致的实验结论:导致癌症发生的内部因素仅起着微弱的作用;而外部环境因素却起着主导作用,并推翻了之前"Bad luck"假说。最后他们认为如果能够了解所有的导致癌症发生外界风险因素(比如致癌物等)的话,我们就可以控制绝大部分癌症。
尽管Tomasetti和Vogelstein以及Song Wu及其同事对癌症发生的机理研究开启了新的方向并铺开了道路。但是他们都没有触及到几乎无所不在的肿瘤真正发生根源。很显然,这里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比如说建立多维度具有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对器官组织特异性的肿瘤进化过程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仍需要找出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对癌症发生的具体作用。最后这篇文章提到通过一种对器官生态进化的研究方法可能解释为什么一些肿瘤成为良性、而另一些发展成为恶性。毫无疑问,这场争论仍在持续。
但是我们要小心避免一些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的外界刺激(比如紫外线,危险化学物质,饮食,作息问题)等等。否则单个突变可能就是癌症的前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