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救护车是医护底线的失守

2015-07-11 15:15 来源:网友分享

  拨打正规急救电话,却来了一辆假冒120急救车。近日,一次未能成功的转院,导致温州市民黄先生命悬一线。救护车为什么成了“送命车”,这里面引出重重黑幕:急救中心在“倒卖”危重病人?经查,“山寨急救车”隶属温州华侨骨伤医院,该院副院长吕某在接受采访时笑答:我们是缺管理(据6月13日《北京晨报》报道)。

  俗话说,救人如救火。危重病人因为病情需要,亟待转院治疗。既然患者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表达危重病人跨市转院的诉求,急救中心无疑应该对此作出妥善安排,遴选有资质的急救车与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危重病人的转院治疗。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患者家属拨打的是120急救电话,等来的却是山寨急救车。不仅车辆没有资质,随车医生是一名肛肠科医生,不会操作呼吸机,也没有急救经验。患者不仅未能成功转院,还造成肺部大出血。

  根据急救程序,医院在病人转院之前有一整套评估手段和程序,病人移交给120之前,急救中心的医生应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但是当日跟患者家属对接时,并没有120的医护人员前来,来人自称是120急救中心的,实际上是山寨急救车的驾驶员。该车也不是什么急救车,只是一辆挂靠在民营温州华侨骨伤医院名下的社会车辆。据该车驾驶员介绍,120工作人员向其提供急救信息。他不仅当驾驶员、“代表120”联系患者家属、同家属签合同,也负责寻找执业医师跟车,一人分饰多角。

  面对质疑,温州华侨骨伤医院副院长吕爱莲坦言,该车不具备承担院前急救、院后处理任务的资质,该车平日只负责接送本院的骨伤科病人,且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病人。既然该车没有相关资质,为何安排该车护送跨市转院病人而且是危重病人?既然该车是挂靠该院的社会车辆,该院无疑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温州华侨骨伤医院违规转运危重病人和医院管理混乱的情况,尽管温州市卫生局给予该医院记过处分,但该事件的始作俑者急救中心该承担什么责任,卫生部门对急救中心监管不严如何问责等等,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救死扶伤不是光说不做的面子工程,而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最高职业信念。如果救死扶伤的急救承诺被当作儿戏,这是一种底线的失守。以后谁还相信120?谁还相信医院?120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形象与社会责任感又体现在哪里?

  时光不会倒流,悲剧无法挽回,我们只能为病危患者默默祈福。但是山寨急救车致人病危事件的教训十分深刻。痛定思痛,不仅医院与急救中心要承担责任,深刻反思,当地卫生部门也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拿出可行的整改措施,追究相关人员失职渎职责任,并给急救行业立规矩,完善急救机制,细化急救措施。如果急救程序被理顺,卫生部门对急救效率作出严格规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依法惩处尸位素餐的急救中心与利欲熏心的120工作人员,你看以后谁敢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如果悲剧发生之后,急救机制不顺,监管问责机制继续缺位,不仅民众抱怨,急救行业的形象将一落千丈,医患互信也将失去民心基础。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