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2 07:50 来源:快问编辑部
1、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由基底细胞样肿瘤细胞构成,缺乏多形性腺瘤中的黏液软骨样成分。约75%发生于腮腺,5%发生于下颌下腺,其他发生于小唾液腺,尤其上唇多见。
2、多见于60~70岁。多数肿瘤为实性,界限清楚,活动,表面呈结节状,常有局部囊性感。膜性型可为多发性,可与皮肤圆柱瘤或毛发上皮瘤同时发生。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
3、肉眼观察,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1~3cm,包膜完整。光镜观察,肿瘤细胞为基底样细胞,细胞呈立方或柱状,边界不清楚,胞质较少,嗜伊红,细胞核较大,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管状和膜性结构,在这些肿瘤上皮结构基底部还存在肌上皮细胞。同一肿瘤中可以有一种以上的排列方式,通常以某种为主。基底细胞腺瘤为良性肿瘤,区域切除后很少复发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但有报道,膜性型的复发率为25%,也有恶变的报道。
1.大体形态 基底细胞腺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肿瘤体积一般不大。肿瘤剖面多呈实性,灰白色,亦有囊性变者,剖面呈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稀薄的棕红色粘液样物。
2.镜检 由肿瘤性上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肿瘤细胞密集成团或呈条索状,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胞浆少,呈嗜碱性,核圆形、染色深,核仁不明显。有时上皮团块的外周部位呈单层排列,颇似皮肤的基底细胞癌,但核分裂象少见。瘤内缺乏肌上皮细胞,肿瘤实质与间质之间界限清楚,有基底膜相隔。有的病例中,上皮团块内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内充有变性的肿瘤细胞。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粘液含量极少。
3.生物学特点 基底细胞腺瘤生长缓慢,有完整的被膜,术后复发者比较少见。
4、类别:多形性腺瘤:组织学上,泪腺混合包含双层腺管上皮,同时含有异常的基质成分,如脂肪、纤维、软骨组织等,因此称为“混合瘤”,肿瘤有完整包膜。多见于中年人、男性,一般单侧受累。管状腺癌:多发生于唇腺。腺样囊性癌等鉴别:最常见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肿瘤易沿神经扩散,常出现神经症状,如局部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下神经麻痹。
1.涎腺造影:X线表现为良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
2.病理检查:基底细胞腺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肿瘤体积一般不大。肿瘤剖面多呈实性,灰白色,亦有囊性变者,剖面呈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稀薄的棕红色黏液样物。
3、形态检查:肿瘤细胞密集成团或呈条索状,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胞浆少,呈嗜碱性,核圆形、染色深,核仁不明显。有时上皮团块的外周部位呈单层排列,颇似皮肤的基底细胞癌,但核分裂象少见。瘤内缺乏肌上皮细胞,肿瘤实质与间质之间界限清楚,有基底膜相隔。有的病例中上皮团块内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内充有变性的肿瘤细胞。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黏液含量极少。
4、并发症,少见,偶有出现表面溃疡者。基底细胞腺瘤中还可见某些罕见型:瘢痕性基底细胞瘤,常发生于面部,为浅基底细胞瘤并发症表性结节状斑块,生长缓慢,中央或周围部分产生萎缩性瘢痕。另外还有纤维上皮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罕见型。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不仅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还有可能保住眼睑功能和视力。治疗方法的选择:
1.放射治疗
基底细胞癌因对放射治疗敏感,故应行深部X线放射治疗。距离睑缘较远和累及范围较小的基底细胞癌,可望单独通过放射疗法而治愈。
2.手术治疗
如果肿瘤范围大,可行局部切除,辅以放疗,效果良好。但切除范围要相应扩大,才能把癌组织切除干净。因为此癌无包膜,在皮下呈浸润性生长,埋在皮下的癌组织范围常较露在外面的为大。
3.综合治疗
对于晚期病例,累及眼球及眼眶组织者,则需作眶内容摘出术,辅以放射治疗。如果癌组织已侵入颅内,应行化疗。
4、饮食保健
基底细胞腺瘤的饮食保健宜多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如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另外还可以吃预防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蜂乳、核桃、猕猴桃、银耳、香姑、大头菜、花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肥腻食物。
5、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一旦发病,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基底细胞腺瘤生长缓慢,有完整的被膜,术后复发者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