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容易中暑 经常中暑该怎么办呢

2017-01-01 10:43 来源:网友分享

一、经常中暑怎么办

  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一般来说,一些公共场所比如说超市,商场等等人都会很多。而人多的地方,空气不流通,空气会比较差,再加上人多,呼出的二氧化碳过多,整个环境的温度也会升高。这不利于人体的散热,也就更加会造成中暑。所以,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睡眠充足。
  很多年轻人常常会因为玩游戏,看球赛或者其他原因熬夜,整个生活状态很不规律。其实,经常熬夜很不利于人体健康,而且睡眠质量不好。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身体状态不佳,身体状态与是否经常中暑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生活作息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减少中暑的发生。
  多喝水或者盐水。
  夏天比较炎热,人体就会需要散热,经常会通过出汗来达到散热的效果,所以夏天会比较容易出汗。但是,夏天不断地出汗,而你又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话,身体就不能快速散热,那就容易出现中暑的状况。不过,尽量还是要喝点盐水,因为出汗的时候,身体里的盐分也会流失,只是补充水,身体的盐分还是处于不足的状态,那也对身体不好。所以,多喝水,适当喝点盐水。
  做好防晒措施。
  夏天,当你外出的时候,也尽量做好防晒措施。做好防晒措施,不但能够防止皮肤晒黑,更重要地还能让你身体不好快速升温。在太阳下暴晒,人体温度升高太快,身体散热赶不上产热,那就会引起中暑状况。所以,出门的时候尽量做好防晒措施,比如说遮阳伞,防晒霜,防晒衣等等。
  吃点消暑的食物。
  当你感觉到炎热的时候,可以适当吃点消暑的食物,比如说冰镇的饮料,绿豆汤,或者是芦荟,苦瓜等等。这些食物都有清热消暑的作用,吃点这些消暑的食物,也能够适当的缓解中暑的状况。

二、经常中暑的病因是什么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病因
  1.环境因素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2.个人体质因素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三、中暑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四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四、中暑的治疗方法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
  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7.必要时,需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8.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生活保健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