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1 22:44 来源:网友分享
1.护理评估。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评估患者心、肝、肺、肾等功能[4],并了解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围手术期高危因素。此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术前了解是否有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本组28例患者均存在上述1项或多项高危因素。
2.心理护理。针对多数患者对不可避免的再次手术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术后是否再次复发,以及对所用疝修补术补片材料不了解等情况。术前护士多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和术后的复发率等,介绍网片无张力修补术的优点,消除其顾虑,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呼吸系统准备。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由于腹腔的内容物突入疝囊,造成腹腔容量明显降低,当术后疝内容物还纳腹腔后,腹肌、膈肌运动和腹压改变可引起呼吸功能紊乱。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应加强呼吸功能的训练,向患者说明术前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手术的意义,以便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对吸烟者劝其停止吸烟。肺部有感染者,术前予以超声雾化吸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促进排痰,应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术前1周使用腹带,让疝囊内容物逐渐回纳腹腔,避免术后腹腔体积骤然减少而导致的呼吸困难,同时有利于降低缝合时腹壁的张力。术前3天开始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每次10~15min,每天3~4次。指导患者学会并掌握深呼吸的方法。术后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用双手按压手术切口的两侧向中下方施加压力,深吸气后进行爆破性咳嗽,以减少咳嗽引起的切口疼痛,达到有效排痰,促进肺通气的效果。
1.局部因素。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切口疝发生的主要原因,感染最终虽然可以得到控制,但腹壁的肌腱膜层因愈合不良出现薄弱缺损,之后就可能出现腹壁切口疝。切口裂开各种形式的切口裂开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均会直接导致切口疝的发生。切口选择切口位置与切口方向也与切口疝发生相关。下腹部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高于上腹部切口,纵向切口术后切口疝发生的危险要显著高于横向切口。缝合技术在缝合上层次不对、对合不当、过于稀疏、嵌入其他组织、缝合腹膜时留有缺口等均可能诱发切口疝。
2.全身因素。肥胖肥胖患者肌肉薄弱、腹壁松弛度弱,手术后切口易撕裂因而容易发生切口疝。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常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前列腺增生、顽固性便秘等一系列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容易发生切口裂开和愈合不良而导致切口疝的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切口疝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倍。营养不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药物阻碍切口愈合过程从而导致切口疝的发生。胶原代谢紊乱切口疝患者部分存在胶原代谢紊乱,直接影响切口愈合。
1.临床表现。腹壁切口疝患者都有明确的腹部手术史。临床表现为原手术切口部位的腹壁包块,在腹压增加时突出或增大,多数情况下平卧后可回纳而消失,触诊可扪及切口下方的缺损;有时疝内容物与疝环或疝囊粘连而不易回纳。急性嵌顿可引起持续性疼痛,并可合并肠梗阻的表现。如疝内容物发生坏死绞窄,则疼痛持续且剧烈,可引起疝外被盖的炎症水肿,表面皮肤潮红、皮温升高。绞窄是切口疝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及时手术,否则将夺去患者的生命。此外,巨大的切口疝往往合并有表面皮肤的营养性溃疡,这种溃疡的进展有可能导致腹壁表层的破裂并发肠瘘。
2.检查。除了可以清楚地显示腹壁切口疝缺损的位置、大小、疝内容物及其与腹内脏器的关系外,还有助于发现某些隐匿疝、多发疝和嵌顿疝。
1.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以及肿瘤手术后发生转移或复发的腹壁切口疝患者;对于离前次手术时间短、伤口感染愈合不久的,在等待手术期间亦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使用有弹力的腹带。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则应及时检查是否发生了嵌顿或绞窄。
2.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手术修补包括开放修补和腹腔镜修补两大类,此外还包括腹腔镜与开放操作结合的杂交手术。修补方法包括直接缝合修补和补片修补两大类。直接缝合修补的复发率超过50%,仅适用于缺损很小的腹壁切口疝,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是补片修补,复发率约5%。开放切口疝修补术开展较早,但对腹壁和患者的创伤较大,同时开放手术时放置和固定补片较为困难。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是在腹壁上打3~5个5~12毫米的小孔,先分离前次手术造成的腹腔内粘连,然后再用补片对缺损进行修补。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同时补片放置可以完全在直视下进行,固定补片更加容易,已成为腹壁切口疝修补的首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