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3 13:22 来源:网友分享
1.限制饮食。在疾病初期或是病情不严重时,仅通过简化饮食,病人也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胃肠炎。此时的胃肠道的吸收和蠕动处于不正常状态,过多摄入食物,会加重了消化器官的负担,增重病情。
2.流质饮食稀饭或是粥,应大量喝水,以避免腹泻造成的脱水。过度的频繁的呕吐和排便,会减少了身体组织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增加了液体摄入量是必须的,以弥补损失。液体当中含有大量的糖和电解质(钾,钠),还可以帮助了减少腹泻。
3.忌油腻饮食,避免油腻和柑橘类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了病情。呕吐后,不要立即喝水或是饮料,等待至少是半个小时候,才频繁的小口摄入少量的液体。
4.忌冰淇淋等奶制品,奶制品会加剧腹泻。含咖啡因饮料也应该避免,以免加重刺激。
5.少吃多餐,在急性肠胃炎症状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饮食中包含固体食物。胃肠炎的症状一般在2天内消退。应该吃家里自己烹饪的食物,而避免从外面买回的加工食品。不建议在患病期间吃大餐,因为胃还不能够适当的消化固体食物。重要的是每天频繁的吃小餐。在经过10-15天后,病人可以吃煮熟的蔬菜,水果和少量低脂肪饮食。
1.肠胃炎是泛指消化系统发炎的疾病,为笼统的称呼,具有非特异性,通常不能清楚判定病因。如果能正确判断是由于特定的病因引起的,则不适宜使用肠胃炎这一称呼,应用胃炎(也包括更细致的称呼如糜烂性胃炎、非糜烂性胃炎等等)、肠炎(也包括更细致的称呼如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等等) 。分急性肠胃炎 和慢性肠胃炎两大类。
2.病因有细菌、病毒、农药、食物本身的毒素、食物和食物起的化学作用、或其他无机性物质污染等。
3.细菌类的成因包括:最常见的是食物受细菌感染,再煮熟或半熟的食物,特别容易染有细菌。苍蝇和不合卫生的烹煮器皿。在室温下存放食物,很可能受到严重的细菌污染。雪柜应在四度之下,热柜应在六十度以上,可令细菌停止生长繁殖(其实未死的)。葡萄球和三门杆菌通常来自处理食品的人员。尤其是含有奶类食品、经加工的肉类、鱼生寿司等。
(1)肠胃炎具有难以判定具体病因的情况。
(2)细菌:可能引起胃肠炎的细菌包括创伤弧菌、弯曲菌、沙门氏菌等等。
(3)病毒:尽管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很好,但多种的病毒仍可以引发肠胃炎。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星状病毒等等。特别是诺沃克病毒,任何季节在成人和儿童中均可致病,而且可以通过粪便-口传染、水源污染传染,容易引起严重腹泻。尤其在公共卫生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更容易暴发。
(4)寄生虫:比较少见由肠道寄生虫引起肠胃炎。也不易传播。但该病症可引起慢性病或引起其他病变。2006年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现由于生食螺肉(福寿螺、东风螺)而传染于人体的广州管圆线虫就可能引起肠胃炎并引起更严重的病变。
(5)食物中毒:是更为模糊的病因,可由细菌毒素或病毒感染引起。
1.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2.急性肠胃炎的症状。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