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5 14:10 来源:网友分享
1.通常认为,新生隐球菌是本病惟一病原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从人的皮肤、土壤、灰尘、鸽粪中都能找到。在大城市中,掉落在窗台的鸽粪常成为传染源。隐球菌属包括17个种和18个变种,其中仅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具有致病性。新生隐球菌是圆形的酵母型菌,周围有宽阔的荚膜,称厚荚膜。
2.菌体内有一个或多个反光颗粒,为核结构。部分菌体可见出芽,但不形成假菌丝。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新生隐球菌在沙保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和37℃均能生长,非致病性隐球菌则在37℃不能生长。培养数日形成酵母型菌落,表面黏稠,初为乳白色,后转变成橘黄色。此菌能分解尿素可与假丝酵母菌区别。人与动物均可感染。近年发现,其他隐球菌亦可致病,如罗伦特隐球菌、加特隐球菌等。
1.肺隐球菌病。环境中存在的新生隐球菌直径小于10μm,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一旦其沉积在呼吸道中,在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下,形成明显的多糖荚膜保护层以拮抗宿主的防御机制。多数健康人感染可以自愈或病变局限于肺部。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隐球菌能够进展活动,可引起严重肺部感染甚至经血行播散全身。症状有咳嗽、胸痛、乏力、低热、体重减轻等,常有少量黏液痰或血痰,痰内可找到病原菌。X线表现:病变以双侧中下肺部为多见,亦可为单侧或局限于某一肺叶,可呈孤立的大球形灶或数个结节状病灶,周围无明显反应,类似肿瘤;或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或呈片状浸润阴影。部分患者有空洞形成。
2.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患者常诉前额、双颞或眼球后疼痛,间歇发作,疼痛逐渐加重,多伴有发热及颈强直、抬颈抬腿试验阳性等脑膜刺激征。若发生脑实质局限性肉芽肿,出现单纯占位性病变,可出现恶心、呕吐、智力减退、昏迷、偏瘫、视物模糊、眩晕、眼球麻痹、眼球震颤、复视等症状。精神障碍可很显著。亦可出现癫痫样发作。本病常发生于艾滋病患者,是其死亡常见原因之一。
3.皮肤黏膜隐球菌病。隐球菌的皮肤感染最多见于头颈部,常因原发灶的播散引起。皮疹表现为丘疹、痤疮样脓疱或脓肿,易溃烂。部分HIV感染者将发生传染性软疣样皮损。皮肤的原发损害较罕见,表现为孤立的瘭疽,须依据明确的植入史及可疑植入物中培养出隐球菌才能确诊。部分患者可同时因累及黏膜而呈结节性、肉芽肿性或溃疡性损害。
4.骨隐球菌病。好发于颅骨及脊柱,但常不累及关节。骨损害常呈慢性多发的散在破坏性病变,无骨膜增生,可有肿胀及疼痛。X线无特殊表现。
1.病原学检查。墨汁染色法 是迅速、简便、可靠的方法,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取所需检查的新鲜标本,如脑脊液、痰液、病灶组织或渗液等,置于玻片上,加墨汁1滴,覆以盖玻片,在显微镜暗视野下找隐球菌,可见圆形菌体,外轴有一圈透明的肥厚荚膜,内有反光孢子,但无菌丝。反复多次查找阳性率高,脑脊液应离心后取沉淀涂片。真菌培养取标本少许置于沙氏培养基中,在室温或37℃培养3~4天可见菌落长出。
2.血清学检查。由于患者血清中可测到的抗体不多,因此检测抗体阳性率不高,特异性不强,仅作辅导诊断。通常检测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体抗原,以乳胶凝集试验灵敏而特异,且有估计预后和疗效的作用。
3.病理学检查。视病期及受累器官而异。在脑组织内可以无组织反应而仅见胶样黏液性水肿。脑膜呈慢性、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反应,伴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慢性病灶中可见结核性肉芽肿样表现。组织内可见菌体。皮肤黏膜隐球菌病有两型损害病变:胶质性损害组织反应小,局部有大量菌体聚集。肉芽肿性损害可有明显组织反应,包括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浸润,可有坏死区。
1.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生素,与真菌胞膜上的固醇类结合,改变膜的通透性,使菌体破坏,起杀菌作用。是目前治疗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和全身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对曲霉素菌病效果较差。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开始宜用小量,如无不良反应,渐增剂量,疗程1~3个月。静注时用5%葡萄糖液稀释,浓度不超过0.05~0.1mg/ml,缓慢静脉滴注,每剂不少于6小时滴完。浓度过高易引起静脉炎,滴速过快可发生抽搐,心律失常、血压骤降,甚至心跳停搏。椎管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 限于治疗隐球菌性膜的病情严重或静脉滴注失败的病例。如有副作用可减量或暂停用药,脑脊液内药物过多可引起蛛网膜炎而脑脊液细胞增多,暂时性神经根炎、感觉消失、尿潴留、甚至瘫痪、抽搐,如及早停用,大多能缓解。副作用 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寒战、头痛、头晕、贫血、血小板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等,对肾、造血系统有一定毒性。为减轻副作用,可于治疗前半小时及治疗后3小时给阿司匹林,严重者可用静脉滴注氢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用药期间,应每隔3~7天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血清肌酐>2.5mg/dl时用药应减量,尿素氮>40mg/dl应停药,停药2~5周恢复正常,再从小剂量开始给药,注射部位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最初输液部位宜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2.5-氟胞嘧啶是一种口服的系统性抗真菌药物,对隐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可与两性霉素B合用,治疗全身性隐球菌病。婴儿剂量酌减。口服吸收良好,血清浓度高,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清的64%~88%,容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皮疹、中性粒细胞核血小板减少,肝肾损害,与两性霉素B合用时可减少耐药性,药量可稍减,毒性反应可减轻,可缩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