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14:06 来源:网友分享
专家表示,钙吸收和很多因素有关,夜晚是骨骼组织新陈代谢的高峰期,特别是半夜和凌晨,低血钙水平可刺激甲状旁腺腺素分泌,使骨钙分解加快,产生脱钙,引发低钙血症,严重者会使人体抽搐。临睡前补钙可以为夜间的钙调节提供钙源,阻断体内动用骨钙。有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补钙最佳时间是在晚饭后1小时内,以及睡前2小时左右这个时间段。同时,钙与植物神经的稳定有关,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睡眠。
补钙与肾结石无关
对于晚上吃钙片增加患结石风险的说法,专家表示,这存在一个量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据了解,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就曾否定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对将近4.6万名40—75岁的男性医务人员进行了历时4年的专题研究。结果发现,钙摄入含量最高者与最低者相比,前者患肾结石的几率反而比后者少34%。研究人员认为,蔬菜中含有的草酸是产生尿路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补钙量多少、时间无关。所以要预防尿路结石,应该是减少草酸食物的摄取,而不是限制钙的摄入。
另外应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钙是无法被人体吸收的。因此需要补钙人群可以通过晒太阳等方式获得维生素d,如果维生素d不够,可以服用少量补充剂,过多的话,会造成中毒。
一、虾仁豆腐
1.虾去虾头和虾线,豆腐切小块。锅中烧开水焯豆腐和西兰花。
2.虾仁中放料酒、盐、淀粉腌15分钟入味,锅中放油,七成热放入虾仁炒熟盛出备用。
3.余油放葱、蒜炒香,倒入豆腐,放耗油和盐翻炒。再放入虾仁和西兰花,加淀粉水勾欠炖3分钟即可。
二、虾皮鸡蛋羹
1.把鸡蛋放入碗中。
2.把虾皮切碎,放入碗中,加豆油少许,盐少许,味精少许。
3.清水烧温,不要过热,用饭碗量,七分碗就可以。
4.把水倒入碗中,加入葱碎,搅匀,可以尝一下味道。放到蒸锅上,开锅10分钟左右即可,中间可以开盖用勺子试试熟了否。
5.出锅啦。
三、虾肉小馄饨
1.虾肉剁泥,鲜肉剁泥用骨头高汤搅打上劲,玉米、甜豆煮熟剁碎。
2.将馅料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少量盐调味。
3.包小馄饨。
4.水煮开放入小馄饨煮熟捞出就可以吃啦。
四、奶酪饼干
1.黄油软化加糖粉打发,加入蛋黄继续打匀,加入奶酪继续打匀加入面粉和盐混合均匀揉成面团。
2.面团赶成厚度大约3mm的面饼。
3.用饼干模具压出形状,摆在烤盘里。
4.烤箱预热上下150度烤10至15分钟,大功告成!
五、木耳瘦肉粥:
1.白粥提前煮好。
2.把瘦肉,胡萝卜,黑木耳,青菜切碎。
3.汤锅里放入少许油,把切碎的材料放锅里炒下,放入50毫升左右的水把材料煮软。
六、蘑菇豆腐羹
1.准备好所需的材料:豆腐1块(4厘米长宽的方块)25克、蘑菇2朵,自制鸡汤或肉汤或蔬菜汤50~100毫升;豆腐过水洗一下,切成小丁,如豌豆大小,蘑菇洗净,切成豌豆大小的丁备用。
2.自制高汤放入锅内,煮开后放入豆腐丁、蘑菇丁煮5分钟左右,加适量湿淀粉勾芡。
3.起锅前可适当放点自制调味料,比如蘑菇粉。这样蘑菇豆腐羹会滋味更美。
草酸—菠菜、苋菜、竹笋
怀孕以后,很多孕妈妈开始注意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是,有些有涩味的蔬菜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肠道中可与钙结合会形成不溶性的沉淀,从而影响钙的吸收。
因此,小编建议孕妈妈每天在食用钙片时,不要和以上蔬菜同吃哦。如果只是吃以上蔬菜,不食用钙片,最好是将这些蔬菜用水先焯一下,去掉涩味以后再烹饪。
磷酸―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
一般情况下,如果人体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咖啡、可乐、汉堡包、动物肝脏、比萨饼、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就会使钙∶磷的比例变高。
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给“赶”出体外的。所以,大家在食用钙片期间,尽量少食用碳酸饮料哦。
植酸―大米、白面
大米和白面中含有植酸,该物质与消化道中的钙相结合后,会产生不能被人体所吸收的植酸钙镁盐,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体对钙的吸收。
所以,大家在食用大米时可先将大米用适量的温水浸泡一会,这样米中的植酸酶将大部分被分解;而发酵以后的面食所分泌出的植酸酶也能将面粉中的植酸水解,这样做可以避免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钠―盐
盐摄入过多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
这是因为盐中含有比较多的钠,而肾脏每天需要把多余的钠排出人体外,相关资料显示,每排泄1000mg的钠,同时会耗损26mg的钙。所以,大家在食用该钙片的时候,饮食以清淡为主。
钙是提供身体所有机能的重要营养素。也就是说,钙质一旦不足,身体就无法正常运作,进而引起各种问题。
由于钙质是即使只有一些不足都会危急到生命安全的重要营养素,所以钙质一旦不足,便会从骨胳中吸取。
人体每天自汗水及尿液中排出体内钙质,这些被消耗的钙质也必须从每日摄取的营养中去补充,以达到身体钙质的平衡。
但由于钙属于不容易被吸收的营养素,所以是缺一不可的重要营养素。
1、补钙误区 ——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 ——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3、补钙误区 —— 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