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07:20 来源:网友分享
饮食宜忌
1、心血不足型:常表现为心悸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多梦,胆小善惊。此类患者宜食具有养血安神作用食物,忌食辛辣香燥食品。
2、心气虚弱型:常感心悸气短,动则汗出或自汗、面色晃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四肢不温,舌淡苔白。宜常食用温阳益气之物,忌食生冷滋腻。
3、阴虚火旺型:经常心悸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躁,或有盗汗、舌红少苔。宜食生津养阴安神食品,忌食香燥辛散之物。
4、痰火上扰型:常感心悸心慌、胸闷不安、烦躁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宜食清热化痰之物,忌食煎炸熏烤,滋腻肥甘食品。
5、气滞血瘀型:自觉心悸心痛、胸闷不舒、憋气隐痛如刺或胀、舌紫。宜食化瘀通络,行气活血食品,忌食寒凉生冷酸涩之物。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黑米、糙米、黄米、粳米、小米、荞麦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猪肝、猪心、鸽蛋、羊肉、羊心、鸡肉、田鸡、鸭汤、猪肾、鹅等。
3、蔬菜的选择草菇、藕、山药、竹荪、芹菜、莲子、百合等。
4、水果的选择龙眼、大枣、酸枣等。
1、伴心前区痛。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亦可见于心脏神经症等。
2、伴发热。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伴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4、伴贫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此时常有虚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休克。慢性贫血,心悸多在劳累后较明显。
5、伴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比如走楼梯需要休息,较轻的活动也要休息,这就是呼吸困难的症状,觉得气喘和呼气不顺都是心悸的症状。
6、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7、心跳过快和过慢,这是心律不齐所引起的症状,主要是心脏活动过度了,像情绪波动比较大,精神紧张,受到惊吓和活动过度都会引起心悸的。
体格检查
询问完病史之后,就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如怀疑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应重点检查心脏有无病理性体征,即有无心脏杂音、心脏增大以及心律改变等,有无血压增高、脉压增大、水冲脉等心脏以外的心脏病体征。患者的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有无贫血、多汗及甲状腺肿大等也应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实验室检查
若怀疑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可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测定血清T3、T4、甲状腺吸碘率、血糖、血。尿儿茶酚胺等。怀疑贫血时可查血常规,必要时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器械检查
器械检查中最重要的是心电图检查,且方便、快捷,患者无痛苦。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有无心律失常,还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性质。若静息时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可嘱患者适当运动,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还可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心脏病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心悸的预后转归主要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心悸仅为偶发、短暂、阵发者,一般易治,或不药而解;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发作者,较为难治。如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瘀血、痰饮之标证,病损脏腑单一,治疗及时得当,脉象变化不显着者,病证多能痊愈。反之,脉象过数、过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者,治疗颇为棘手,兼因失治、误治,预后较差。若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若不及时抢救治疗,预后极差,甚至卒死。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