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 07:56 来源:网友分享
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孩子试着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着理解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堪重负。”发展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这样认为,她著有《流眼泪与发脾气》一书。“哭泣是一种自然愈合机制”,当孩子受到太强的刺激,不知如何放松时,他们就垮了下来,然后大声啼哭,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日聚会上总会有很多哭成泪人的孩子。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眼泪仍然是他们在情绪激动时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应该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视他们的哭泣,应该充满爱意,心平气和地对待。如是婴儿啼哭,可抱着他们摇一摇,直到他们恢复平静。研究表明孩子被抱着的时间越长,他们哭泣的次数就越少。即使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抱着他们也可使其恢复平静。
烦父母
事实上,除了吃饭,对孩子而言,很多生活琐事都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韩国教育心理专家吴恩瑛博士在《孩子的压力》一书中列举了孩子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诸多压力,如孩子刚入园时面临的分离焦虑,被同龄人欺负,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之间吵架等,但更多是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日常琐事,比如吃饭、睡觉、起床、阅读、甚至游戏、动画片等。
攻击性行为强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脾气,就算是咿呀学语的宝宝们有时也会发脾气,宝宝们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减压方式,有的时候咬或是激怒或欺负他的伙伴等。其实孩子会有这样行为,大多数原因都是源于孩子们的心情压抑,这同时也就是说,做家长的一定要应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你的孩子做什么或是限制孩子的行为等。否则的话这样也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同时孩子们也做自己想做的事。
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头疼,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地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疼。作为父母,即使你怀疑孩子在装病,也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1、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这样可能你会做得更好。
2、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要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
3、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要不断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可以考虑与心理医生交朋友,以期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
4、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冒犯自然规律,否则必遭自然法则的报复。
5、正确地评价自己。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6、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互动的,“家和万事兴”,“齐家”才能“平天下”。
7、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和高挑战,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的心态。
8、要培养宽广豁达的胸怀。平时要与人为善,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郑板桥一句“难得糊涂”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其中道出了人生至理。
9、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平时可以发展个人爱好,像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都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使人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糖尿病
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金晖分析指出,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家族史、肥胖、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工作压力大的人易患糖尿病,首先是由于精神长期高度紧张,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血糖、血压的持续增高。另外,工作压力大的人,其生活习惯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健康,从而引发糖尿病。此外,工作压力会使压力激素——皮质醇升高,也会使机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
此外,由于消极应对压力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还可能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女性的月经状况。
甲亢
金晖介绍说,压力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各内分泌腺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甚或促成心身病症。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持续压力会改变下丘脑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及垂体的促甲状腺素分泌状态,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大量分泌,这种荷尔蒙可以抑制免疫细胞。据介绍,在高考前在门诊就经常碰到甲亢的学生患者,特别是女学生会多一点。
心脏病
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介绍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压力过大,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运动不足等,如果再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情绪,适当减压,心脏病就会“缠”上身。太过繁忙高压紧张的工作,还会不断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太过兴奋,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甚至产生心律失常。长此以往,如不及时调整,心脏则会受到损害,导致意外心脏事件的发生。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紧张,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间缺血而猝死。
高压力人群要学会自我排解压力,在工作之余,把自己从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放松心情。感觉到压力大时,千万不要用抽烟、喝酒、暴食等方式来解压。
影响大脑。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酶,一旦受到压力就会攻击大脑海马区负责调节神经突触的分子,使神经细胞间信息交流变少,进而导致烦躁,使社交能力、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会导致与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容量减小,进而伤害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出现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心脏变差。面对压力,人们会本能地进入一种应激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人体除了会自动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引起血压变化,也会造成心率变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事实上,对压力越敏感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越高。
胃肠变弱。身体进行压力反应的第一步,就是促使血液从消化系统转向主要肌肉群。肠胃可能会清空内部物质,使身体做好迅速反应的准备。在压力作用下,腹部肌肉会不自觉地持续紧缩造成腹痛。同时,压力也会导致腹鸣、腹泻、便秘、胃溃疡等疾病。长期的阶段性压力和慢性压力与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比如肠易激综合征、胃溃疡等。
皮肤老化。粉刺等皮肤问题通常与激素失调有关,而压力正是造成激素紊乱的重要因素。很多三四十岁的女性会在月经周期的特定时候遭受粉刺的侵扰。压力会延长皮肤问题发生的时间,疲惫的免疫系统则需要更多时间才能修复各类损伤。长期压力大会导致慢性粉刺,还会引起牛皮癣、麻疹等各类皮炎。
影响生殖系统。男性受到压力后,会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时间长了,这种压力导致的慢性应激会损害睾酮和精子质量,引起阳痿。女性受到压力后,会引起月经失调或闭经,还会导致月经周期延长,甚至加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