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研究破译宫颈癌新基因密码

2017-06-02 12:00 来源:网友分享

  导致宫颈癌的祸首是hpv(人乳头瘤病毒),为什么有人感染hpv不会患癌,有人却会发展成宫颈癌?这说明遗传特征在癌症发病过程中作用重大。找到染色体上这些位点,就知道哪些人是易感高危人群。

  发现两个新的遗传易感变异位点

  专家介绍,我国每年报告13.2万妇女患上宫颈癌,5.3万人死于该病,实际人数可能远远超过报告数。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超过99%的病例均检测到hpv病毒感染。然而,临床研究发现,超过70%的女性一生中有过一次以上的一过性hpv感染,但只有极少数导致宫颈癌。

  如果说发现hpv感染是找到宫颈癌致病的外因,那么遗传基因就是内因。但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对宫颈癌发病的遗传易感性基因仍知之甚少,也没有中国人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研究数据。

  过去3年多时间里,马丁带领的研究团队,检测了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湖南等地数十家医疗机构收集的16484个样本,开展大规模研究论证,共发现11个宫颈癌遗传易感变异位点,其中两个全新的位点是此前没有被发现过的,分别位于4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上。

  新成果将改变宫颈癌预防方式

  转化为临床检测手段需5-10年

  专家说,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宫颈癌预防性疫苗被批准用于临床,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展国家免费全民接种的方案。我国内地尚未批准宫颈癌疫苗上市,但遗传易感变异位点的发现,未来建立起基因检测模型,可用于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圈定高危人群后,将来的疫苗注射策略可从“全体适龄人群”缩小为“高危易感人群”。

  专家认为,宫颈癌疫苗目前的适用人群是“未感染hpv”的人群,很多国家采取对18岁以下青少年免费接种方案。

  我国按照5亿适龄人群计算,全民接种费用将高达4万亿元,而有了基因诊断后,只有筛查出的10%左右高危人群才有必要接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接种浪费。该研究将改变宫颈癌预防方式,并有助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疫苗防治方案。该成果还对早期临床诊断、个体化治疗、新药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该研究转化成为临床可用的检测手段,还需要5-10年的研发周期。

  感染hpv并不等于患宫颈癌

  未来基因检测锁定高危人群

  据介绍,我国宫颈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比10年前年轻了5-10岁,同济医院接诊的最小患者仅19岁。目前筛查宫颈癌,主要是细胞学检查和hpv感染检测,很多女性查出感染hpv后,往往陷入恐惧,将hpv感染与患宫颈癌划等号。

  专家说,大多数女性感染hpv,就像宫颈患了一次“感冒”。即使是高危型hpv感染者,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转化为宫颈癌,只有少数最终会发展成癌。

  因此,发现我国女性宫颈癌的基因密码,未来在娘胎里就能接受基因检测,获悉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才能避免或少做这类无用功。

  目前,内地很多女性赴港打宫颈癌疫苗,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也有些盲目。

  专家说,因为没有感染hpv病毒的人接种宫颈癌疫苗,才能起到预防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能获得hpv疫苗保护的人群年龄为9-26岁,而最适宜接种的年龄为11-12岁,因此国际上一般将适用年龄限定在18岁以下、没有性生活的青少年。男孩子也可以打宫颈癌疫苗,因为可以预防由hpv病毒引发的尖锐湿疣等。

  专家介绍,因为hpv病毒主要经过性传播,有性生活的人80%感染过hpv,感染了hpv病毒的人再打疫苗就没必要。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宫颈癌

挂号科室:妇科、肿瘤科

温馨提示:
分娩时注意避免宫颈裂伤如有裂伤,应及时修补。

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0-60岁女性 常见症状:阴道排液、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化学治疗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