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6 15:27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 苏念寒
【2016-5-24日 讯】 目前在中国似乎有一项不成文的习惯,就是企业在互联网大潮下进行行业竞争,主要采用的办法竟然是"烧钱"。从打车行业到外卖送餐行业,似乎每一款产品在推出之前为了抢占市场,都需要走一遍烧钱的路线。这一情况如今已经蔓延到了互联网医疗行业。
如今,已经正式上线的平安好医生APP为了能够宣传自己的品牌、在患者中打开知名度,同样采取了烧钱战略。首先就是推出了免费的问诊和挂号活动,患者不需要花钱就能和网络对面的全职医生沟通。其次就是每天定时进行1元抢要的活动,各种比较知名的药品不仅能1元抢,还不需要邮费,可见公司确实舍得花钱来"烧"。
但是在补贴引来的风潮之后,作为一个医疗APP应该如何生存呢?其实在平安好医生之前已经有不少互联网医疗企业进行了类似的烧钱活动,但是这其中失败的也不在少数。因为通过这种方法吸引来的人很多并不是看重APP本身提供的服务,仅仅是为了"占便宜"。一旦这种便宜没有了,他们也就自然不会再使用这个APP。
缺乏合理机制保障的盲目补贴,会与医疗行业的控费需求形成悖论。思路决定出路,药物作为特殊商品,平安如果能利用其支付方的身份为药品销售做背书,从控费视角行事还尚属合理。如果只是以电商销售思维运行,则无法监督药品是否真实、有效使用的,反而会让自己产生投资回报的危机。
互联网医疗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对于患者的吸引力和使用的维护程度都会决定研发公司能否继续运营下去。因此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用户就成为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烧钱行为在这一行业中尤其严重的原因。但是企业想要长足发展,就要多考虑用户粘性等问题,不能仅仅靠烧钱带来一时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