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09:59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8月28日讯 2016年2月14日下午, 一名从斐济和萨摩亚旅游回国的旅客在深圳皇岗口岸入关时有发热症状, 其在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 经过病因筛查和诊断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
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大基因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乳鼠和细胞培养传代, 成功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致病病原--寨卡病毒, 命名为SZ_SMGC-1,并建立了寨卡病毒感染敏感哺乳动物细胞系,为病毒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于1947年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首次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感染患者体内分离到活病毒。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 病毒颗粒呈球形, 直径约为50 nm, 是一种主要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 寨卡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其基因组全长约10.8 kb. 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其主要存在非洲型和亚洲型2个谱系, 在系统发生树上与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等黄病毒相近。 寨卡病毒基因组包含 5?UTR, 3?UTR 区 域 和 一 个 单 一 的 可 读 框 (openreading frame, ORF)。 该ORF编码一个多聚蛋白, 翻译后被切割成不同的功能蛋白, 包括3个结构蛋白(C,prM/M和E)以及7个非结构蛋白(NS1, NS2A, NS2B,NS3, NS4A, NS4B和NS5)。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近期研究显示也可能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进一步增加了寨卡病毒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一般较轻,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皮疹及登革热样症状。 但是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 寨卡病毒感染能够引起胎儿小头症(Microcephaly)。 此外, 研究显示, 寨卡病毒感染和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尽管寨卡病毒的发现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到目前为止病毒的致病机制没有被完全揭示, 也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寨卡病毒活动范围一直比较隐匿, 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散发感染病例。 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出现寨卡病毒暴发疫情之后, 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和疫情暴发的国家及地区明显增多, 目前已经在非洲、东南亚和美洲等地造成多次暴发流行。 截至2016年4月20日, 全球至少有6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病例(WHO)。 寨卡疫情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16年2月9日, 从委内瑞拉回国人员中确诊了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年2月14日下午, 一名从斐济和萨摩亚旅游回国的旅客在深圳皇岗口岸入关时有发热症状, 其在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 经过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
这项研究利用乳鼠和细胞培养传代, 成功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了寨卡病毒, 命名为SZ_SMGC-1. 为进一步认识输入我国的寨卡病毒, 研究人员从病毒形态学、基因组序列和遗传进化、以及病毒对不同细胞系的感染特性入手, 分析病毒的基因和生物学特性, 为我国寨卡疫情的防控奠定基础。
研究人员分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圆球形经典黄病毒特征, 病毒颗粒直径大小约为50 nm. 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并获得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同源性分析显示:SZ_SMGC-1与我国输入性病例中斐济/萨摩亚来源病毒高度同源, 同源性均为99.9%, 与委内瑞拉来源病毒同源性在99.0%--99.4%之间。
研究显示, 寨卡病毒进化为亚洲和非洲2个分支。 进一步遗传进化分析表明, SZ_SMGC-1毒株与近期我国分离毒株同属于亚洲分支; SZ_SMGC-1与斐济/萨摩亚来源病毒聚类在一个亚分支; 委内瑞拉来源的病毒除我国首个病例处于单独的小分支外, 其余病毒全部聚类到另一个小分支。
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SZ_SMGC-1寨卡病毒可以在蚊虫来源C6/36细胞和哺乳动物来源Vero, BHK-21细胞中生长, 感染Vero和BHK-21细胞后可见明显病变并形成典型噬斑。 值得注意的是, 相同细胞系的不同细胞克隆株对寨卡病毒的敏感性不同。寨卡病毒感染敏感哺乳动物细胞系的建立, 对病毒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寨卡病毒在我国的输入, 给我国寨卡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 必须提早采取灭蚊等防控措施, 加紧对疫苗和相关药物的研发, 做好预防寨卡流行的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