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0 15:56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急救日(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今年急救日的主题是“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First Aid for and by children)。为了让更多儿童初步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9日下午,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承办的世界急救日主题系列活动在北京灯市口小学礼士校区举办。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已在全国256所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急救普及活动,50多万儿童及家长受益。
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溺水、异物、切割伤、动物叮咬等。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有约20万0岁—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
儿童伤害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超过98%的儿童伤害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造成这种“生命差距”的关键是儿童发生意外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生命支持,尤其是应急救护措施。
在我国,儿童发生意外时,绝大多数正处于孩子身边的人不知如何应对,失去了0—8分钟的“黄金”抢救时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救护处处长郭建阳提醒:急救措施得当,很多意外伤害死亡都可以避免;孩子身边的人如果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一大批溺水、心脏骤停儿童完全可以救回。
很多中国孩子连伤口都不会处理
“没参加急救培训之前,我不知道伤口怎么处理。有一次我摔倒了,膝盖流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那儿哭。”在中国红十字会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的现场,一位二年级学生这么说。这位小学生其实代表了大多数的中国儿童。曾有调查显示:中国未成年人的急救知识匮乏,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长沙市的一项抽查发现,九成孩子连伤口都不会处理。
“急救从娃娃抓起,是全世界生命安全教育的共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提出,儿童教育应从自护教育开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副主任赵建忠说。在美国,急救课程从幼儿园就开始设置,并且美国法律规定:国民在18岁之前,必须全部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在日本,中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92%。1996年,日本神户发生7.6级地震时,32万人无家可归,却只死伤5000多人,这与日本人从小注重培养急救能力不无关系。
“小手拉大手”或是中国急救培训突破口
北京灯市口小学现设有北京首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阵地。9月9日下午,第17个世界急救日前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此举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特别活动,为小学生们进行急救培训,并让学生体验生命健康安全教室。一位完成体验的同学说:“我学会了心肺复苏,也会使用灭火器了。以前我们学的是交通安全知识,现在我想多学点这种知识,因为我想把它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希望他们也能安全。”
为孩子进行急救培训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应急培训部原部长曹乃文说,孩子的想法契合了中国红十字会儿童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的理念,他们希望通过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把急救意识、生命安全常识快速而广泛地传递给更多人。
“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急救普及活动更是创新地把“学校+社区”联系起来,从学校辐射至学校周边的社区,让孩子带动大人,大人帮助孩子,一起学习生命健康安全知识,包括:编辑出版应急救护系列读本,在部分省市会开展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建设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开展救护员培训、亲子培训与应急演练,支持学校开展救护志愿活动等。
截至目前,已有300多个“学校+社区”,约22.5万人次因此受益。
亲子安全训练营成孩子们最爱
和普通学校开设有各种不同的课程一样,中国红十字会的儿童健康安全教育也设计了不同的项目,如急救培训讲座、生命健康安全教室体验,以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亲子安全训练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救护处张立副调研员介绍,由浅入深,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儿童学习的特性,是中国红十字会儿童健康安全教育的特点。
“亲子安全训练营”就像一个短期冬令营或者夏令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学习溺水急救、骨折处理、止血包扎、迷路求生各类应急救护课程,既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而培训效果卓著,又因轻松活泼、实操实练而受儿童和家长欢迎,可谓孩子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