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9 12:00 来源:网友分享
世界上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同时有更多自杀未遂发生。自杀已成为全球15~29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说:“自杀,一个都太多”。今年的9月10日是第14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梁红针对公众对于自杀的5个误解进行了专题讲解。
任何人的自杀都是悲剧,自杀对家人、朋友、家庭的影响深远且具有破坏性。如果关系密切的人自杀死亡,这种影响会更持久。如今,与自杀有关的禁忌和耻辱感仍持续存在,人们通常不寻求帮助而总是独自一人面对。我们在临床研究和干预过程中发现,公众对自杀有很多误解。
误解1:谈论自杀的人不意味着会去自杀。
事实:人们谈论自杀可能是在寻求帮助或支持。许多谈论自杀的人正在经历焦虑、抑郁和绝望,可能会觉得没有其他选择了。大多数实施自杀行为的人,都对自杀当时是否真的想死充满了矛盾,一些自杀行为是在急性心理社会应激下冲动做出的行为。因此,对自杀工具的限制是自杀预防工作的重点,这能给自杀者一个机会去反思自己打算去做的事情,并且有希望让危机过去。
误解2:人们聊天时谈论自杀,可能会鼓励自杀行为。
事实:由于围绕自杀存在普遍的耻辱感,许多考虑自杀的人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公开谈论自杀不仅不会鼓励自杀行为,反而给了这个人重新思考以及做出其他选择的机会,从而预防自杀。不过,在媒体报道方面,要对自杀方法进行模糊化处理。报道不寻常的自杀方法或群体自杀,或者将自杀正常化,甚至作为应对逆境的可接受的方法,都是不恰当的。研究表明,1998年开始,中国香港开始出现的烧炭自杀变得迅速流行,扩展到中国台湾后,成为当地最近8年(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最主要的自杀方法。
误解3:大多数自杀突然发生,无任何预警。
事实:大部分自杀行为在发生之前就有不少言语和行为上的警告信号,身边人可以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当然也有一些自杀发生前没有任何信号,更需要身边人的关爱。
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高: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振、沉默少语、失眠;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误解4:自杀者是决心要寻死的。事实:相反,自杀者往往处于生与死的矛盾中,可能会冲动行事,比如喝农药、跳楼等。这期间如果能获得情感支持,就可以预防自杀。研究表明,强大的人际网络、宗教或精神信仰、践行积极应对策略和有幸福感的生活方式,能够保护人们远离自杀。当人们遭受人际冲突时,自杀风险增加。相反,培养和维护健康的亲密关系可提升人们的承受能力。最密切的社交圈包括伴侣、家人、同伴、朋友等。尤其朋友和家人是社交、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并能缓冲外界压力。这提示我们,当发现身边人出现上述信号时,一定别吝啬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甚至一个关心的眼神。
此外,社区在预防自杀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高风险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参与随访医疗照顾,与病耻感作斗争。同时我们呼吁,社会层面要制定恰当的政策去限制自杀方法,比如限制农药和枪支的获得,改变药品包装规则,在地铁、大桥及地标性建筑物上安装护栏等。比如,香港就把超市里的炭包从开放货架挪到控制区域,显著降低烧炭引起的自杀死亡。
误解5:一旦一个人有自杀倾向,他就总会有自杀倾向。
事实:高自杀风险往往是短期的、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尽管自杀想法可能会再次出现,但并非永久存在。以前有过自杀想法和自杀未遂的人,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当然,事后干预是自杀预防工作的重要部分。有研究表明,30%~60%的自杀行为者曾有自杀未遂史。自杀者再次自杀的行为,大多是伴随影响自杀的其他因素或原因,如本人患精神疾病、长期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等。所以,家人、医院、社区要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干预。比如,患有癌症、艾滋病、中风、癫痫等预后不良的疾病的人,被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矛盾、工作问题、经济困难等负性生活事件困扰的人,不妨帮助他们摆脱生命中最恐怖的日子,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家里有人出现自杀行为,切莫恐慌,避免“家丑不可外扬”观念作祟而耻于向专业人员咨询或寻求帮助。
误解6:只有精神障碍患者才会轻生。
事实:自杀行为意味着强烈的不快乐,但不一定有精神障碍。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不会受到自杀行为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结束自己生命的人都有精神障碍。研究发现,自杀未遂者中,患有精神障碍的比例在30%~50%左右。在所有精神障碍中,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我们仍要关注抑郁。如果身边人出现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减退等表现,特别是出现“活着真没意思”、“我再也不能照顾你了”等言语线索,交代后事、将珍贵的东西送人、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等行为线索,悲观失望、痛苦焦虑,以及绝食或暴饮暴食、失眠或嗜睡等情绪线索时,要耐心倾听,认可其表露出的情感,让其相信能走出困境,并鼓励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