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给母治病被骗,孝顺不能作为疏忽的借口

2016-11-26 16:47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 束映梦

  【2016年11月22日 讯】四川籍农民工小李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远赴西安打工,为了治疗母亲身患的慢性病,把自己的工资都用来给母亲治病,突然有一天,他脑子里冒出这样一个想法“贷款”给母亲治病。由于他并不了解贷款的具体操作,于是便上网搜了起来,他选中了一个“身份证贷款”的网页,不久便有人联系他,这也就是这场骗局的开始........

  小李是一名农民工,同时他也是一名孝子,他的大部分工资都寄回老家给常年生病的母亲看病了,可是最近,他遭遇了一件事,让原本就很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当我们见到小李时,小李说他已经一天没吃过一口饭了,提起自己的遭遇,小李显得既难过又有些无奈。小李:“我一直干工地农民工,工资也没发下来,家里母亲要看病,突然我想贷点款。”因为对贷款的事儿一窍不通,小李就随手上网搜了一下,结果选中了一个名为“个人身份证贷款”网站,输入姓名和电话号码,很快就有人联系了他。小李:“他说他是银行的人,能帮我贷到五万元的款,只收600块钱手续费。”小李一听,能贷到五万元的款,这下可是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了。于是,他赶紧给对方交了手续费。没过一会儿,他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小李:“突然换了一个人,说是银行经理,需要验证我有没有还款能力,我就从朋友那借了一万八千块钱,通过银行自助存取款机,就这样转过去了。”我们了解到,当时心急,小李并没有多想,可是在转完了18000元之后,对方竟然还要让他交其他手续费,小李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自己明明是贷款,怎么反而变成给对方汇钱了呢?随后,在家人的提醒下,小李赶紧到派出所报案,无奈为时已晚。

  

  我们感动于小李孝心的同时,也对于不发分子不择手段的诈骗行为感到深深的不齿。小李的经历有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警示呢?在我们处理事情时,千万不能急躁,不可轻易的相信陌生人关于财物的话语,时刻保持一颗平静警醒的心,不让不法分子抓住一切可乘之机,对一切诈骗行为说不!即便是事后反应过来,也不可对自己的人生安全不负责任,生活还要继续,人生路长,又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呢?

  1、我们要熟记一些专用号码,比如移动客服是10086,电信则是10000,记住这些号码,一旦接到有类似通知户主手机或座机欠费的电话、短信,就可以毫无疑问地挂断或删除了,以免一步步落入对方预设好的陷阱中。

  2、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精力,有时候在浏览某些网页时,右下角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最常见的就是说“qq或百度账号被抽中,获得几等奖,得到价值多少的大礼”这样的消息,面对这种情况,只要牢记一点,天上不会掉馅饼,正如腾讯、百度这样的知名企业,是不可能在任何非官方网站上发布这种事先没有任何活动公告的中奖消息的。

  3、中老年朋友还需注意的一点是,一旦收到类似于“爸,我被抓了,急需汇钱,账号是:xxxxxx,某某(户主名)”的短信,还总喜欢在后面加个别回拨,越是这样越可疑。以防万一是真有孩子的,千万别着急,第一个要做的是拨打孩子的电话核实。假如电话打不通或没人接,可以查询一下短信的所在地,看看是否可信,若是孩子在广州,号码显示是山东,一定是骗子。实在不行,可以电话回拨,让对方接电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一听就知道了。切记关心则乱,要保持冷静,莫要上了骗子的当。

  4、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骗子的骗术也充满了越来越多的花样。我们要多看看报纸、新闻,对于上面报道的一些诈骗手段要有所了解,像最经典的掉钱捡钱分钱、街头残局、医托等。最主要的还是要管住自己的好奇心和贪小便宜的心理,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不会轻易落入骗子的陷阱。

  5、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交友,或是电线杆子上面贴的那些什么富婆借孕的小广告,都是利用了一些人贪财好色的心理,先把你哄得晕头转向,然后接着各种名义要钱,再后来就音信全无……而且多半是连面都没见到。即使有愿意见面的,也很有可能是酒托或其他什么骗局的诱饵,一旦不能抵抗诱惑,就有可能被骗得很惨。

  只有让自己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状态,才能有效的防止诈骗的发生。当然,拒绝诱惑也是预防诈骗必不可少的心理底线。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