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9 12:17 来源:网友分享
老李说,他觉得现在是最理想的状态,跟儿子住一座楼,儿子和儿媳妇呢,就在楼上住着。
我说,是不是对门住更好一些?
他说,对门反倒不好了,太近了,理想的状态就是他住1楼,儿子儿媳住12楼。
“我要想见他呢,我坐电梯上去能见到他,他要想来看我,他每回下楼从我这儿过,但是距离得差12层楼。他来我们不一定在,就在门口给贴个便条告诉他,让他放心。平时,我和老伴种花养草,一块遛弯做饭,碰着孩子需要帮忙的,就给他们搭个手,我们现在身体还能照顾自己,就不给孩子添乱。”
老李一番话倒给了我不少启发,也许这正是不少老年人内心的所感所想——独立但不孤独;有人关注但无需被人时刻照顾;有人求助但不需麻烦别人。
老李的心态和老年人的身体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关。步入老年以后,一方面身体一天天衰老,一方面又不愿承认自己衰老。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自尊感与自卑感共存。
老年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在有损自尊的行为面前有所约束,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和尊严,这有利于老年人延长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当自尊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老年会表现出愤怒,或者走向事物的反面,产生自卑感。使老年人自我封闭、自我孤立、自我退缩,减少社会交往。严重的自卑感甚至诱发老年人自我否定。
人在进入老年后身体、生理都在变化,且往往不能被自己及时察觉,人也不能够很快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老年人的自我信念相应地在自尊和自卑间摆动,很容易出现心理调适跟不上身体、现实变化的情况,往往更多地以过去习惯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来行事,就会给人一种固执和刻板的印象,从而忽视了老年人为适应变化所做的努力,给老年人的适应带来困扰和挫折。
理解身处变化中的老年人的心态,既要看到在变化中老年人身心的坚持,同时更要看到老年人调适的努力。给老年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而不是急躁地以固执和食古不化等刻板印象来看待老年人。更不能以救济人的心态去帮助和怜悯老人。这种心态不仅不会帮到老年人,还会阻碍老年人做出自我调整。对周围的老年人,无论健康还是体弱多病,无论和善还是性格古怪,尽可能地做到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
老年人自己要自信对待生活的变化,遇到困难要学会向他人倾诉,接纳他人的建议,学会安慰自己,给自己多一点爱。
相互依赖、相互交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社会性需要。老年人更要自信地与人相处,与朋友保持联系,常给人友爱和温暖,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温暖。心理学家发现,与朋友接触,可以解除痛苦和紧张,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