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不可怕 用药治疗有方法

2016-12-10 10:55 来源:网友分享

一、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

  1.消化系统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腹部表现为腹泻和肠道失血,腹泻几乎总是存在,而发热和体重下降少见,溃疡性结肠炎黏膜受累广泛而连续,包括浅表溃疡,水肿,易碎和微小脓肿的病变则局限于结肠黏膜,虽然克罗恩病以回肠末端和结肠受累为主,但病变可见于整个胃肠道,此病变常为溃疡性,呈小块状分布,这些病变可以是浅表的,但常为透壁性和肉芽肿性,其中阿弗它溃疡,假性幽门化生和肉瘤样肉芽肿具有诊断价值,有时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难以区别;病变局限于结肠时,组织学表现将有利于鉴别诊断。
  (1)症状:主要症状是粪便内有脓,血或黏液,可表现腹泻与便秘交替,一般每天腹泻2~4次,为混有血和黏液的糊状软便,严重者每天腹泻10~30次,为血水样便,腹部可出现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绞痛,多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后即有便意,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还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和下背部疼痛,腹部除压痛外,还可伴有腹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可触及硬管状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指检常有触痛,肛门括约肌痉挛。
  (2)临床类型:
  ①病程过程可分4个类型:A.初发型;B.慢性复发型:最多见,本型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C.慢性持续型:病变范围广,症状持续半年以上;D.急性暴发型:本型最少见,起病急骤,全身和局部症状严重,易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和其他并发症,如急性结肠扩张,肠梗阻及肠穿孔等,除初发型外,其余三型均可互相转化。
  ②按病变程度分轻,中,重三度:A.轻度:最常见,仅累及结肠远端部分,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一般起病缓慢,腹泻较轻,大便每天3次以下,粪便多成形,含血,脓和黏液较少,出血量少,呈间歇性,可有轻度腹痛,无全身症状和体征,B.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每天6次以上),便血,贫血,发热,心动过速和体重减轻,甚至可发生失水和虚脱等毒血症征象,白细胞增多,血沉加速,低蛋白血症,持续性腹痛及腹胀,C.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但无截然的分界线。
  ③病变范围:根据受累结肠的病变范围,可有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及全结肠炎。
  ④并发症:多发于病程长,病情严重的病人,常见并发症有:A.急性结肠扩张与溃疡穿孔,急性暴发型可波及结肠肌层,使肠壁平滑肌张力减低而引起结肠扩张,在结肠扩张的基础上易引起结肠溃疡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B.肛裂,肛瘘,直肠脱垂,直肠或肛门周围脓肿,坐骨肛门窝脓肿,直肠阴道瘘,直肠肛门瘘和结肠小肠瘘,C.在急性活动期,可并发结肠大出血,D.肠梗阻。
  ⑤如并发痔疮,可使便血加重。
  2.皮肤黏膜表现 常见的皮肤损害包括斑丘疹,紫癜,多形红斑,口疮性溃疡,结节性红斑和坏疽性脓皮病,皮损常随肠道炎症缓解而消失,口疮性溃疡和结节性红斑一般在肠道症状急性发作后24小时出现,多形红斑也往往发生于肠道症状出现之后,坏疽性脓皮病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皮肤溃疡,此种皮损容易对碘和溴过敏,一旦出现过敏,皮损便可恶化或泛发至全身,多分布于下肢和下半身,其发作一般是先出现一个或多个脓疱,以后即形成并融合成为较大的溃疡,有时也可先出现带红色的结节,尔后再发展成溃疡,坏疽性脓皮病的溃疡一般为多发性,也可为全身性。

二、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的用药治疗

  1.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法
  (1)常用药物:

  ①柳氮磺吡啶类: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多年,口服4~6g/d,64%~77%患者疗效好,症状缓解后以2g/d维持,至少1年,89%的患者可保持无症状,柳氮磺吡啶用量大时疗效提高,但副作用亦增加,柳氮磺吡啶到结肠后被肠内细菌偶氮还原酶裂解为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前者为有效治疗部分,后者是引起副作用的主要因素,若仅服美沙拉秦因被上消化道吸收,无足量药物到达结肠,而难生疗效,近年研制了美沙拉秦口服新剂型如潘他沙(Pentase),Ascol,奥沙拉嗪(Olsalazine),Poly-美沙拉秦,Balsalazide等,由于不含磺胺吡啶,副作用降低,近年不少学者注意到局部给药能减少副作用,如应用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秦肛栓或灌肠剂,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并维持时间较久,使疗效提高,尚有报告局部用药与全身治疗,有协同作用,可减少柳氮磺吡啶口服量,其治疗机制与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产生,亦可抑制氧自由基等的反应,但有皮疹,粒细胞减少,肝肾损害及胰腺炎等,其发生率与用量成正相关。
  ②4-氨基水杨酸(4-ASA):又称PAS,系一抗结核药,以2g溶于100ml水中,每天保留灌肠1次,治疗8周有效率达83%,Ginsberg等报道4-ASA每天分次口服4g,经12周治疗,55%患者疗效良好,4-ASA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机制尚不明。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进入炎症区,能阻滞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形成,降低炎症反应,而使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一般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泼尼松(强的松)40~60mg/d;病情重口服疗效不佳者,可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100ml液体中直肠滴注,优于保留灌肠。
  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易生副作用,故待症状好转后应渐减量,经2~3个月停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率为55.7%~88.2%,长期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并不能防止复发,近年一些新型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丁地去炎松),巯氢可的松(Tixocorto pivalate)等,无全身副作用,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其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 propionate)系一口服后全身生物利用度低的含氟皮质类固醇,具有不易被吸收,大部分到达结肠的特点,以每次5mg,4次/d口服,共4周,其疗效因用量小而较泼尼松稍差,如提高用量疗效亦提高,但很少有副作用,尚有糖皮质激素泡沫剂(Foam),小剂量直肠注入与大剂量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疗效相等,较灌肠方便。
  ④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剂:当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时,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巯嘌呤等;近年应用甲氨蝶呤(氨甲蝶呤),环孢素-A(Cyclosporin-A)10mg/kg,有时获良好疗效,但这类药均有一定副作用,应慎用,亦有报道应用青霉胺,左旋咪唑,干扰素,7S-γ球蛋白等,有一定疗效。
  ⑤鱼油(Fish oil):为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口服鱼油辅助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可获临床改善,有报道在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治疗的同时,辅以口服鱼油5.4g/d,可提高疗效。
  ⑥甲硝唑(灭滴灵):可抑制肠内厌氧菌,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另外,甲硝唑有影响白细胞趋化性及某些免疫抑制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但用量大,用时较久,易发生胃肠反应。
  ⑦色甘酸: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释放,减轻抗原一抗体反应对肠壁损伤,200mg/次,每天3次餐前服;或600mg保留灌肠,有报道与泼尼松20mg疗效相似。
  ⑧抗感染药:对有并发感染者,应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但不宜作为常规用药,以免改变患者对柳氮磺吡啶的疗效和反应。
  ⑨其他药物:A.可乐定(Clonidine)有抑制肾素及一些神经介质释放作用,口服0.15~0.225mg/次,3次/d,对溃疡性结肠炎有疗效,B.钙通道阻滞药如维拉帕米(异搏定),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具有止泻,止痛和抑制分泌等作用,桂利嗪50mg,每天口服4次,亦有较好疗效,C.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滞药,通过抑制肠壁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减少溃疡性结肠炎便次等症状,D.氯喹可能减慢抗原反应,促使肠上皮细胞功能正常,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减轻,此外,自由基清除剂奥古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A-64077),酮替芬(Ketotifen)等,均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缓解。
  (2)常用治疗方法:
  ①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应属于“泄泻”,“肠澼”,“休息痢”等范畴,其治疗则为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整体观念”为指导,因此,治宜攻补兼施,祛邪为主,兼顾培土扶正,以健运脾胃,利湿热为主,祛邪应清热消炎,可选用黄连,黄芩,白头翁,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等;扶正健脾,利湿,可选用党参,黄芪,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白术等,再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有报道参苓白术散合连理汤加减,白头翁合霍朴夏苓汤加减或痛泻要方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均取得较好效果。
  ②中药灌肠治疗:A.湿热实证者以黄芩15g,黄连10g,秦皮10g,白皮翁30g,白芍15g,白芨15g,石榴皮15g,B.脾虚夹湿证者以黄芪30g,黄连10g,黄芩10g,马齿苋30g,白芨10g,苍术50g,五倍子5g,上二方均为水煎50~100ml,待冷,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用锡类散,黄连素,苦参,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者。

三、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的病理病因

  1.感染因素 本病的结肠黏膜炎症性改变与许多感染性结肠炎相似,但未能在本病中鉴定出细菌,病毒或真菌,而且人群间也无传染本病的证据,也有人认为本病是由痢疾杆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引起,漫长的病程也可能是由于一般无致病的肠内细菌所致,有待进一步证实。
  2.精神神经因素 有人认为大脑皮质活动障碍可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肠道运动亢进,肠血管平滑肌痉挛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形成肠黏膜炎症,糜烂和溃疡,目前多认为该因素可能是本病反复发作所致的继发表现。
  3.遗传因素 现已确定本病病人HLA-B27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在许多家族中,本病的发病率较高。
  4.免疫因素 近年来在本病免疫学基础方面的重要发现有:病人血清中存在非特异性抗结肠抗体,其中已鉴定的有,抗肠上皮的黏多糖抗体和抗大肠杆菌多糖成分的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组织中分离出可与IgG结合的40kD器官特异性蛋白,支持本病是自身免疫病的很强的证据。
  5.过敏学说 由于少数病人对某种食物过敏,排除食物的过敏或脱敏后,病情即好转或痊愈,故有人提出本病为过敏所致。
  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年轻人一样,至今也不十分明确,主要原因可能仍是肠壁对不同刺激的异常免疫反应,同时与细菌,病毒,原虫感染以及遗传,精神,代谢等各种因素有关,没有任何特殊的病因学因素证实与老年人有关,但最近的研究提示,发病前有三种因素可能对本病发生起部分作用,即吸烟,过度食用精致的糖类,低纤维以及水果和蔬菜摄入过少。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数人认为与免疫功能障碍,感染,精神以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自身免疫功能失调备受人们关注,炎症介质的作用也是受到人们重视的重要课题。
  西欧等国家研究认为,遗传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有5%~15%患儿的亲属患有本病,其组织相关抗原(HLA)的HLA-B11,B7发生率增高,患儿血中淋巴细胞抗体查出率高达51%,提示免疫功能的减弱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四、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的疾病诊断

  1.本病除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外,其他各型都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慢性细菌性痢疾:有明确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大便常规可查到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并在粪便,直肠拭子或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所取的渗出物中,可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
  (2)慢性阿米巴痢疾:病变以近端结肠为主,溃疡的边缘为潜行性,介于溃疡之间的结肠黏膜正常,在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血吸虫病:病人在流行区内有疫水接触史,粪便检查血吸虫卵和孵化毛蚴阳性,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下黄色颗粒等病变,直肠黏膜活检压片可找到虫卵,可有肝,脾大,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其他临床表现,抗血吸虫治疗后好转。
  (4)结肠癌X线检查显示为肿瘤病变,病变部位有充盈缺损及黏膜皱襞破坏,直肠乙状结肠镜检可发现癌肿,活检可找到癌细胞,但必须指出,有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也可并发结肠癌。
  (5)结肠过敏:粪便中可有大量黏液,但无脓血,X线检查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除肠道症状外,病人往往同时有头痛,精力不集中,焦虑不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症状。
  (6)克罗恩病:可发生于自食管到肛门的任何消化道部位,但以小肠和结肠为多见,国内所见主要限于小肠或同时累及盲肠和升结肠,其临床表现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似。
  2.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 老年人发病如有便血首先要和大肠癌或缺血性结肠炎鉴别,很多肠道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老年人炎症性肠病相似,因而早期确诊较困难,缺血性肠炎虽然其临床表现类似于炎症性肠病,但常具有自限性及复发率低的特点,炎症性肠病急性期与憩室炎的表现相似,其鉴别依据在于继发临床病程及组织学检查。
  另外,炎症性肠病需与感染性肠炎,自身免疫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肿瘤等鉴别。
  本病首先要与结肠癌鉴别,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和肠癌有重叠,可能使本病更易有一种误诊倾向,特别是二者同时存在时,应定期作内镜检查,并反复做多块活检以便确诊。
  溃疡性结肠炎需同老年常见的肠道憩室病进行鉴别诊断,因为两者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可以有腹痛,腹泻,腹块以及直肠出血和内瘘,憩室病往往间歇性发作,病情相对严重,对肠道憩室用X线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通常能加以区别,由于部分老年人患有憩室病,应注意两者并存的情况。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尚需与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包括假膜性结肠炎相鉴别,由Rod-dis描述的15例患者当中,1例临床症状为大量水样腹泻有黏膜碎片排出,合并肠出血,钡剂灌肠X线片为非特异性所见,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发红,酷似溃疡性结肠炎,黄敏等报道30例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全部病历均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经停用抗生素后,大多症状迅速改善,预后较好,可资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鉴别。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还可见到一种溃疡性结肠炎的变种形式,称之为老年肉芽肿性直肠炎,本病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多数良好,对局部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迅速十分有效。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溃疡性结肠炎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减少过敏食物及损伤肠道药物的摄入,减少精神负担和精神创伤,避免感染疾病发生。

        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直肠和结肠的浅表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肠道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病变严重者,其中少数可出现10cm以内的“反流性回肠炎”。临床症状以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急性危重病例,有全身症状,并常伴有肠道外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多见于20~40岁人群 常见症状: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