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5 15:23 来源:网友分享
春捂秋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谚语,近年来,很多专家根据科学卫生观念的变化,给它进行了新解释,如要因人而异,因气温而异等等。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王彤教授说,经典谚语的新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心脑血管老病号来说,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天,坚持“春捂”很重要。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冷空气南下,羊城遭遇“倒春寒”,医院急诊室里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在少数。
急性患者不及时治疗很危险
68岁的鲁大伯(化名)前晚再次来到医院急诊科“报到”,他已经是这里的老病号了。送医时他意识尚清楚,详细向医生诉说了胸痛、胸闷等不适。接诊医生为其做心电图后发现,鲁大伯已经存在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此时患者病情已经非常危险,根据诊疗常规,急性心肌梗死如不能在明确诊断后90分钟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很可能面临死亡。”王彤教授表示。据介绍,当时其子女不同意立即手术,在反复商量后,最终鲁大伯病情突然恶化,因急性左心衰抢救无效死亡。
上周广州气温骤降以来,我们连续收治了数十例心脑血管患者,其中急性心梗者就占不小比例,病情都较严重。”王彤教授表示,其中以老年人且曾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者为主,但也不乏从未曾发病的年轻人。
“冷空气刺激是主因,多变气候让不少老人难适应,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梗塞。”他说。
“我们曾经收到这样一名心梗患者,他才31岁,是一名保安。由于在户外值班,受寒风和低气温侵袭,突发急性心梗倒地,送来时心搏骤停、血压也测不到了,幸亏送医及时,经过放支架入体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在病情已经稳定,人也苏醒了。”
王彤教授提醒,对于从事户外、熬夜工作的人群而言,哪怕正值青壮年,也别自恃身体好“逞强”,防寒保暖能有效保护机体免遭意外。“不仅是针对心脑血管病,包括风寒感冒、肠胃疾病等,都可以通过多穿衣物进行预防。”他说。
发生心梗要即含服硝酸甘油
王彤教授提醒,“倒春寒”季节必须学会“春捂”,防寒保暖是避免血管受冷刺激痉挛第一要务。过往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要提高警惕,日常避免过度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矫枉过正,为了预防而过量服用降压药物,因为血压大幅下降也可能刺激血管痉挛。”王彤表示。
他提醒,一旦发生心梗,家人要立即帮助病人卧倒休息,开窗通风以保证其尽快吸入新鲜氧气,并帮助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使用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同时立即拨打120。如没有救护车应用平板车或担架送病人,切忌让病人自己上救护车或步行、坐公交去医院,以防使心肌梗塞面积扩大或发生心脏骤停。
编辑建议:昼夜温差大于8摄氏度是“捂”的信号,因为日夜温差大是冷暖气流搏击剧烈的征象,广大网友应注意早晚增加衣被,千万不可因天气“乍暖”就过早地脱下棉衣厚衫。“减”的时间控制在7-14天。冷空气过境后,衣衫不能“减”得太快。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减得过快,体弱多病者有可能因为不适应外界温度的骤然变化而生病。此外,“春捂”还需配合加强锻炼,适当增强肌体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1.病因治疗 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活动的异常和心电图改变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2.保护心脏功能 对有心肌损害或心功能不全者,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心肌有缺血性损害时,其治疗与脑梗死相似,可给予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溶栓剂等。
3.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脑-心综合征的心律失常无效。近年来有报道,用钾盐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药获得良好疗效。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以下几种药物:
(1)普萘洛尔:每次10mg~40mg,4次/d,口服。在1~4h可获得最大疗效,可持续5~6h。若病情要求迅速终止发作,可静脉给药,一般用1~3mg稀释于5%~25%葡萄糖溶液20ml中,以1mg/min的速度推注,发作终止后停止注射;总量不超过0.1mg/kg体重。静脉注射过程中,必须同时听心率或行心电监护。严重心力衰竭、心动过缓、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脆性糖尿病患者禁用。
(2)心得宁:以2.5~5mg溶于25%葡萄糖溶液20ml中,在2~3min内静脉注入;必要时可每隔5~10min重复1次,直至心动过速终止或总量已达25mg。一般有效量在10mg左右。本药也可口服,每天剂量30~300mg,分次服用。心得宁与普萘洛尔相比有以下优点:无奎尼丁样副作用;对心肌收缩力无显著抑制作用;不引起支气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