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4 08:36 来源:网友分享
1、人际交往恐惧症:
患者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恐惧发作,没有来由的恐惧不安,焦虑症状严重,甚至四肢发软、晕厥休克等,严重的情况下不愿与外界接触,产生严重的自闭倾向,消极抑郁,不想出门,学习和工作无法在正常的环境里继续,这是较为典型和严重的一种恐惧症。
2、被了解恐惧症:
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或内心世界,尤其是不好的或阴暗的一面,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言行举止谨慎,生怕透漏蛛丝马迹,生活低调,不喜欢表现,性格沉闷,很少主动地与他人交流沟通,习惯性动作或公式化语言明显,有固定的口头禅,注重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总希望得到被人的赞赏,一旦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第一反应就是希望尽快的息事宁人,担心事情扩大。
3、视线恐惧症:
在两两交流情境下,不敢直视对方,总是想尽办法躲躲闪闪,感受到对方视线都会紧张不自然,呼吸紊乱,肢体颤抖,即所谓的恐惧症发作。
4、出丑恐惧症:
害怕自己的行为遭到别人的嘲笑,害怕说错话,或语言表达不到位,行为表现不合理,衣着邋遢不得体,影响形象。
1.遗传因素
很难想象这种疾病也可以是来自遗传,而且很容易出现在双胞胎身上,并且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出现恐怖症同病的现象多一些,提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但也有对恐怖症的家系研究并未发现双生子同病率增加。所以,对遗传因素究竟对这个疾病有多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但是,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2.素质因素
这个跟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环境非常的有关系,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向于幼稚、胆小、害羞、依赖性强和高度内向的性格,之后就很容易形成社交恐惧症。
3.心理社会因素
这些完全是后天导致的,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经历过某些觉得特别恐惧的事情之后产生的一种本能的恐惧,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一个人也可能对特殊的物体恐怖,或者是在父母的教育下边的对某种事情的恐惧,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因素。
1、让孩子学习与陌生人说话。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事实是,只有与不安全的陌生人交往才是不安全的。所以父母应该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放手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耍,让孩子在和陌生的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和经常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2、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孩子的交往也如同成人的交往,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两者同样重要。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给别人添麻烦,您可以让孩子带些小礼物去小朋友家,这样既周到、也礼貌,还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3、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现代父母常有一个误区,就是想时刻保持一个整齐完好的家。所以,父母们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邀请左邻右舍的小朋友来家玩,最多也是在小区里简单交往。如果父母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孩子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处理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纠纷。
4、引导孩子购物。3至7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购物。例如让他买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小卡片、文具、零食等。孩子在与售货员交流的时候,也学习了与人沟通的技巧。如果孩子一开始有困难的话,妈妈可以在一边鼓励,教孩子说“请售货员阿姨拿一下那个玩具狗”、“请问要付多少钱”、“谢谢”等话,渐渐地让孩子自己能开口说。
1、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2、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3、与别人在一起时,不论是正式与非正式的聚会,开始时不妨手里握住一样东西,比如一本书,一块手帕或其他小东西。握着这些东西,对于害羞的人来说,会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种安全感。
4、有时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你的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缘故。假若你能经常读些课外收籍、报刊杂志、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你就会发现,在社交场合你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你的意见。这将会有力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5、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常见措施还包括学会毫无畏惧地看着别人,并且是专心的。当然,对于一位害羞的人,开始这样做比较困难,但你非学不可。试想,你若老是回避别人的视线,老盯着一件家具或远处的墙角,不是显得很幼稚吗?难道你和对方不是处在一个同等的地位吗?为什么不拿出点勇气来,大胆而自信地看着别人呢?
社交恐惧症并不可怕,但是会影响到你的社交,如果一个不懂得如何社交的人在职场上也不会特别顺畅。
有病要看医生,有心理疾病也要看医生。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是患的心理疾病就忌医,这种是错误的做法,只有心理医生才会了解你的情况并且对症下药。小编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人而言的,所以不要只靠这些方法去治疗,必要时还是要看医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