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9 11:21 来源:网友分享
“我总是会在春天生病,并且吃药、住院都没有用,一过了春天,我的病很自然的就会好了。”这是我的一位咨客走进咨询室跟我说的第一句话。
虽然是在说自己,但她的表情却是很自然及放松的,甚至有一些喜悦的成分。好像在说一个局外人,或者在说一个有趣的事情。我问了她发病的年限及之前的生活事件,她像说故事一样和我娓娓道来。
谈到自己的童年,她哭了,因为自己是女孩,所以从小就是被忽略的那个孩子。父母对弟弟很宠爱,却对自己很少关注,更不要说疼爱之类的了。倒是近几年来,因为自己时常生病,反而和父母容易接近了,父母开始关心自己了。
生病了,是一种表面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症状”。症状是表面上的,是人们看得见的东西,如她每年的感冒,其表现症状可能是发烧、打喷嚏、流鼻涕或咳嗽等。表面症状会提醒自己或别人要关注自己了,有需求了,只是当事人不一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特别是深层的心理需求。
而我的咨客,她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
爱、被关注,这是她幼小心灵缺失的心灵养分,而这些对于人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力量。
精神分析认为,任何症状都是有意义的,当事人都可以从症状中获益。比如这个女孩,通过生病而获取父母及其它人的关注及爱。
我再问,在你第一次在春天生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头慢慢低了下去,说了相恋了五年的男友分手了。
都怪自己,她说。因为在相恋的时候,自己总是太任性,总希望他时刻都能陪着我,担心他有别人而总是查看他的手机。一开始,他还说能包容我,可是时间一长,他就受了不了,所以就分手了。现在自己觉得很后悔,多希望以前自己会懂事一些,也不至于会这么快的结束这份感情。
我首先肯定了她有较强的内省能力,这本来就是她自己的一种内在资源。告诉她,其实,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关键是要在这次失败的恋爱中找出经验,这样,这场恋爱才会是有价值的。
从小就缺少关注的她,一方面是自己得不到关怀和爱的忧郁和怨恨,一方面又充满自己“不值得”被关怀和爱的自责和自我否定。两种矛盾的心理体验,形成她敏感多疑的性格,从而对男友不断的怀疑和猜测。
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体会到被爱及关注,自然就会如同渴了许久的人见到水一样,拼命去问对方要。但男友毕竟不是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父母,他不可能知道她的潜在的心理需求,也不可能给到她本来应该是父母给的东西。
为何一直会在春天生病,这好像是一个仪式,在记念着自己和男友那场爱情,所以当自己跟心理咨询师谈起这件事情来神情才会如此的放松,甚至会有些幸福的感觉。
所以,是她,让自己生病了。
心理需求,并不是压抑下去就看不到了。它总会找途径来获取满足,不管是名门正派,还是歪门斜道。
咨询结束后,她笑着对我说:“刘老师,明天春天,我不会再生病了。”
一类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一把手地位,在家里是拿主意的那个人。
他们有一个特点,凡事都要追求完美,以自己为行为典范。如果把家庭比成一个小世界,那他们就一定要是这个世界的核心,因为“我对这个家贡献最大”,而其他家庭成员在贡献度和能力上都次于自己,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才是最正确的。当这个理由成立后,他必定凡事亲力亲为,付出许多心血的同时,也要求家庭回应足够多的回报,比如服从、听话等。
他们的意愿是好的,但执行的方式粗暴。“履行责任和义务者,应当享受更多的权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仅成立于法律,也被搬到家庭关系的处理中,成为自己的“道德”原则。一旦家庭回报没有到达自己的预期(如对方坚持自己的意见,拒绝认可自己的决定等),就产生“我被辜负、我不被理解”等委屈心理,对家庭其他成员感到失望,最终用道德这柄有力武器去胁迫别人认同自己的标准,按照自己拟定的“最好安排”行事。家人也许会暂时屈服顺从,但心里的不满同样会积攒。
另一类是夫妻双方各有付出也互不相让时,相对弱势的一方急于寻找心理平衡为自己鼓气。
很多夫妻在争吵时,也会把自己的委屈痛苦放大,直接忽略对方曾经的付出:你对我关心不够!你不爱我!你不管孩子(老人)!你只关心自己!泛泛的罪名直指对方在家庭、婚姻道德上的缺失,期望引起对方的愧疚感,从而让步。这种“给别人定罪、消化自身委屈(伤痛)”的做法,比饮鸩止渴更可怕,它把本该是平等互爱的家庭成员关系,直接变成了竞争/敌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