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狂躁症的发病原因

2017-02-06 12:25 来源:网友分享

一、怎么样治疗狂躁症

  随着我们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治疗躁狂症的方法也就越来越多了,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通过心理疗法。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变得非常的狂躁,或者郁闷等等的社会病,层出不穷,很多人也因此心理变得不再正常,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如何去克服,今天我们将会告诉你们一些关于躁狂症的心理疗法,让患者朋友早日摆脱这个苦海吧!

  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

  这种病是心因性的,也就是说主要是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心理上的不适,所以除了药物的控制和治疗外,最关键的还是心理上的痊愈,这样才算是彻底的治愈。不过治病是急不来的,特别是这种类型的病,建议你们家人可以更加关心你的弟弟,但也不要让他觉得你们把他当成是一个病人来看,在他发病的时候要包容他。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躁狂症有可能会引发患者性格的改变,也就是说,有的人在得了这种病后即使治疗后,他的性格也会发生一些的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改变。

  关于对躁狂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法为佳。对躁狂症患者不可直接告诉其患者有此症,因为患者本人往往有很强的易激怒性,一旦别人说话不当,他就会更加狂躁不安。当他在说话时,表现出兴奋或滔滔不绝时,要慢慢引开话题,绕过壁垒,让他心平气静。要分析他躁狂产生的原因,把他定的高标准的目标或要求分解成小目标,减少其兴奋度,同时也使其行为简单化,一步步,由小及大做起。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试图说服病人端正态度,让他明白自己想法的不正确。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反而为他增加了新的精神兴奋,他会有更大的幻想存于脑海,并跃跃欲试。

  因此,要抓住患者的心理,从自身出发,注意言语,杜绝或者更换那些可能会导致患者兴奋的言辞。此外,此类病人由于神经过度亢进,经常会无端地兴奋,睡眠时间少,精力过盛,因此要让他多交一些朋友,让他有更多倾诉的机会,以放松自我,达到减压的效果

  躁狂症这种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是比较经常会遇到的,主要是我们在生活中承受的生活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适当的放松心情。文章介绍的躁狂症的心里疗法对于我们治疗疾病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也知道中药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所以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好的,患者朋友在平时应该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情。

二、狂躁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生物学因素

  1.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

  2.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三、狂躁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核心症状,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感高涨),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易激惹),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思维奔逸),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夸大妄想)。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管闲事,要干大事,要做许多事,不停忙绿(意志行为增强)。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不知疲倦。做事有头无尾,易被周围发生的事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为草率、不顾后果。好花钱,追求享乐,随意挥霍。易与周围发生冲突,产生冲动行为。性欲增强、性行为轻率。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没有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疾病无自知力。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四、狂躁症应该如何预防

  心理社会因素因素在发病和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心理调节:

  1.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矫正不良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

  3.避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避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生活状态,适当给自己减压和放松。

  早发现、早治疗,防复发

  1.注意识别焦虑、抑郁、愤怒、厌倦的情绪等不良情绪,注意识别疾病的早期表现,早发现,早咨询,有病尽早治疗;

  2.躁狂易反复发作,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学会监控自己的情绪变化及应对策略,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

  3.避免病情反复发作,造成疾病难以治疗护理,功能损害。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资讯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