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症怎么治疗 人格分裂症有哪些症状

2017-04-17 11:53 来源:网友分享

一、人格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早在19世纪,一些医生如D。佩雷(1840)、普卢默(1859)、阿扎姆(1887)等人就已著文指出,大多数多重人格患者将持续多年方见好转,而且非常难以治疗。然而,近年来,作为人格障碍研究的一个成果,有关多重人格患者治疗的若干原则已经问世:

  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

  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7.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

  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们对多重人格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强,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碍中最难理解和应对的领域之一。

二、人格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之前已发生过的事情。

  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在其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时甚至处于剧烈的对立面。在主体人格是积极的、友好的、顺应社会的和有规可循的地方,后继人格可能是消极的、攻击的、逆社会的和杂乱无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年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和忽视的,则儿童的需要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如果这一环境对儿童的愤怒或不满拒绝接受,或者说在儿童的愤怒或不满出现时立即予以处罚,则儿童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遵奉行为。于是,儿童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计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干斗争。尔后,凡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函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环人。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拒绝或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这引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为了保持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并且就得不可渗透。慢慢地,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不可能变得更多。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所占“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强烈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他人,便会导致杀人;如果指向主体人格,便会导致自残或自杀。当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这种三性的行为。

  一、病人出现的不同的人格可以是不同年龄层或不同性别的,而且每一种人格都可以独立地与他人相处、或有自己的思考模式。

  二、这些人格中,有一些人格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有些则否;同时,至少有一、二个人格能够出面统合整个人的行为。

  三、不同人格之间的变换过程通常是突然且戏剧化的,但再好的演员恐怕也难模仿得唯妙唯肖,也因此病人常被误以为在装病。

  四、病人常有失忆症的现象;或者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或者不记得曾经做过的事。

  五、病人受暗示倾向很高,很容易被催眠,因此在临床上,常利用这个特点来召唤病人的不同人格。

  六、在接受检查时,除了几乎找不到什么异样的地方;前面所提到的失忆症现象,单一次的检查通常是无法看出病人的异样,必须有长时间的观察期才能发觉病人精神状态上的病症。

三、人格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多重人格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位多重人格。术语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其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与单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对立。

  人格分裂疾病的病因是什么?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学家P。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

四、人格分裂症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精神分裂病与多重人格障碍是不同的.

  完整的人格结构好比是一个完整的魔术方块,它的运作是整个的、功能一致的。而精神分裂病的人格则像是一个魔术方块的各个小方块散落一地,整个都解体掉了。这个时候的病人,时常会搞不清楚自己与外界或人我之间的界限,於是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误以为与己有关,在路上走,也老是以为别人在注意自己、监视自己或跟踪自己,或是以为自己的想法不告诉别人,别人也会知道,别人的想法会插入自己的想法中;甚至自己的思考、情绪或行为都受到别人的控制。病人也常因此有一些无中生有或毫无根据的想法,比如有某些人要迫害自己,或出现一些以政治、宗教为内容的妄想。严重的病人思路根本无逻辑可言,也就是只有病人自己才懂得的自闭性思考。在外表行为上,病人时常无法照顾自己,或可见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或摆出一些一般人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姿态。讲话也可能会语不连贯,答非所问,漫无章法。从外面很容易就辨认出病人出来。

  多重人格障碍病人的人格结构还维持完整、统一,只是就像魔术方块有六个面一样,病人的人格特徵郤是可以转换的,而且是可以独立运作的。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资讯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