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和病患交流不超过10句话开千元药

2017-05-23 12:19 来源:网友分享

  近日,綦江一位家长陈利(化名)说:4月2日他带孩子到主城一家三甲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花了近百元挂专家咨询号后,从诊断到开药,医生与他和孩子的交流没超过10句话,药费却有近千元。陈利说对医生这种诊病方式失望,因为在他看来,心理门诊不该只有冷漠的医生与一堆冰冷的药。

  心理门诊诊疗一位患者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医患双方对此有些什么说法?

  个案

  医生与病患交流没有超过10句话

  说起刚上高中的儿子,陈利有些头痛。“孩子有些自闭,不爱与人交流。久而久之,迷恋上网络虚拟小说。”陈利说。在多次劝说无效后,陈利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对于4月2日的这次看病经历,陈利表示“多寒心的”。

  在支付近百元的专家挂号费后,医生为陈利的孩子做了检查。之后在花了近五百元填写心理测试表、两项仪器检查后,医生得出结论。“在这近半小时里,医生与我和孩子的交流没超过10句话。虽然医生也问了孩子比如以前有没有被父母打之类的问题,但没有任何互动,问过就过了。”陈利说更让自己吃惊的是,医生没有给出病理名称,“她只说孩子的病很严重,我给你开点药。”

  很快,医生就为陈利的孩子开了近千元的药。当陈利再询问病因时,得到的回答仍然是“病很严重”。陈利向医生表示希望搞明白病历单上的内容以及所开药的成分,医生以“说了你也不懂”回应。

  “孩子到底是什么病?吃了药该怎么办?还来不来继续看?家长应该怎样做?”带着一大堆未解的疑问,陈利失望地离开。

  带着陈利的投诉,重庆晚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这位被投诉的医生,但截至发稿时仍未联系上。

  该院心理门诊另一位医生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的采访。她认为,很多市民对心理疾病存在认识误区,觉得只要来一次把问题抛出来,与医生聊一聊就能把病治疗好。事实上,第一次交流通常只能预判出患者是心理疾病还是心理问题,然后再对症下药治疗。但很多时候,不少市民都是只要没看好病,就再也不来就诊了。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资讯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