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 如何帮患者走出阴霾?

2016-10-15 10:53 来源:网友分享

  今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1600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其余大多数是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患者。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自身饱受精神折磨,也给家人带来无尽苦楚。健康人群中,也有不少人深受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常发出“我是不是抑郁了”的疑问。

  阳光再美好,须得打开心房才能感到温暖。心理健康是个人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关注国人心理健康,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引起全社会关注。

  不良情绪离精神疾病有多远?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为何逐年增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影响?如何帮患者走出阴霾?如何预防心理精神疾病?

  ——编者

  抑郁患者门诊量每年增加20%,3000多万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障碍

  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快、生活节奏快,很多人自诉心理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抑郁症患者——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沉默寡言,间或喃喃自语,偶尔歇斯底里。究竟什么程度的心理、精神问题属于疾病范畴?

  谭先杰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医生。国庆前,他在新书《子宫情事》发布会上透露,自己曾在5个月内送走13名绝症病人,深受负面情绪困扰。“生命不能放不开,我最终找到了宣泄的渠道:对着大山大声喊,直到声嘶力竭、内心平复。”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暂时的抑郁、烦闷不是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黄世敬说,负面情绪像饮酒一样,控制在一定的量之内,对人没有影响;一旦超过这个量,就可能醉酒伤身。比如抑郁持续2周以上,并且无法自我调整,已经严重到影响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在临床上就会确定为抑郁症。“轻度的抑郁症可以通过自我转移注意力等调情志的方式,以及专业医生的疏导,得到治愈。中度以上的,就需要心理治疗加上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近年来,在互联网加速信息传播的背景下,人们感觉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导致的自杀事件似乎逐年增多,这是否表明我国这一类精神疾病呈多发趋势?

  ——抑郁症患者门诊量猛增,但尚未开展过全国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6月13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费立鹏对我国4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7.5%,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据此推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调查结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介绍,我国目前将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6种疾病列为严重精神障碍进行管理。“在精神疾病患者中,这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比例并不高,抑郁和焦虑症患者占比最多。”

  医疗机构的数据支持这一判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介绍,该院曾经有70%—80%的病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今超过一半的病人为抑郁症而来。医院也因此在2006年特别开设了抑郁症研究中心。目前安定医院抑郁症患者的门诊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令我们不安的是,非精神专科医生对抑郁症的总体识别率较低,临床上很多患者的抑郁症状未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继而导致治疗和干预率非常低。”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开展过全国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因此还无法从数据上支持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心理疾病呈多发趋势的结论。”王刚呼吁,应绘制我国精神类疾病“地图”,为国家因地施策,以及医学界有针对性地立项、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一老一小”精神卫生状况堪忧。

  国庆长假,四川自贡市的谭友果家热闹起来了。女儿在广州生外孙后3年来第一次回家,老谭的话多了,眼神也活泛了不少。

  “可惜假期结束闺女就得走。房子一空,心也就跟着空了。”谭友果感叹孩子们在身边的时间太短了。

  空巢老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专家指出,孤独感最容易使空巢老人产生抑郁、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若不及时干预,常常发展成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事关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令人忧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任委员郑毅教授介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精神科门诊中占60%以上,目前约有3000万儿童受到不同程度心理行为障碍的困扰。“比如行为异常、性格缺陷、情感障碍、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障碍’会发展为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这会影响孩子成长,甚至发展为社会问题。”郑毅说。

  生物遗传性的个体基因缺陷、社会转型期的集体心理教育滞后,多重原因叠加致病

  不久前,影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离世,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令人们唏嘘不已。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受外界影响所致?

  28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刘抬头望向天花板,南边墙角处的那摊水渍又出现了,慢慢化成了一朵骷髅花。“每天我都能看见这朵花,楼上邻居为什么就不承认呢?”其实,滴水声是他的幻觉。这就是妄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苦楚人生。

  杨甫德表示,重性精神类疾病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染色体基因片段存在缺陷、畸变、冲突。在童年的潜伏期,会表现出躁狂等症状,到青壮年期发病后更为明显。而相比之下,抑郁症等病症的生物遗传性病因是次要的,主因是应激性心理反应。比如长期被不良情绪侵袭,包括被坏人欺骗、被亲友误解、被同事冷落,以及投资、入学、擢升不顺……一件件糟糕的小事情不断累积,就可能在遇到突发重大事件时,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难以自控的“情绪”演化为令人崩溃的、导致精神类疾病的诱因。此外,像患者术后、女性产后、老年人退休后、灾害发生后等,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出现巨大变化,而心理调适未能同步,就会导致抑郁症。

  专家指出,无论病因是生物遗传因素,还是个人的应激心理反应,都与社会环境这个外在“催化剂”有关。王刚分析,从发病的几率来说,基因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异。内因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外因——社会环境。“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感觉人生中不可预测的压力增多,很多诉求难以实现。加之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猝然发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认为,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从收入到就业,人们都在“分配”的轨道下按部就班地生活。“而市场经济带来了多种选择,产生多趋冲突。一些人什么都想要,车子、房子、票子,反而引发内心焦虑。”

  在黄世敬看来,国民心理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容易产生焦虑。“某些群体富而不安,物质丰厚了,幸福感反而下降,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心里的这根弦越绷越紧,最终断了。”

  精神疾病不仅仅是个体问题,应将其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予以重视

  精神类疾病对病患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干扰慢性疾病预后,影响身体健康。近年来,躯体疾病共患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多。在神经内科就诊者中,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慢性疾病如心绞痛、关节炎、哮喘、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常常共病抑郁症,而抑郁症又可影响慢性疾病的预后。在患这些疾病的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抑郁症对健康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慢性疾病本身。

  抑郁症与“自杀”如影随形。“自杀意念”是抑郁症诊断手册中的主要症状之一。杨甫德介绍,数据显示,抑郁症病人中,15%最终会自杀死亡,约70%曾经出现过自杀的想法。另外有国外的数据表明,在所有自杀死亡的人群当中,大概有70%以上的人患有抑郁症。

  三毛、海子、张国荣……不少明星都因抑郁症离世。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28万人死于自杀,40%患有抑郁症。另有数据表明,自杀是我国全人群第五位、15—34岁人群第一位死亡原因,自杀每年导致16万小于18岁的孩子失去父亲或母亲。

  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的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患儿可能超过200万。大多数患儿家庭为了治疗倾尽积蓄、负债累累。

  “经济负担倒在其次,感情上的折磨无法释怀。”北京的王先生说,他的老母亲退休后性情大变,记性不好、疑心重、脾气大,经常摔东西、打骂家人。“她以前是医生,一辈子为人和善。现在每天见面就吵,大半夜让我们去给她做饭,还跑到我单位闹事,老板让我回家处理完家事再上班,没办法我只能辞职。一家人原本经济上很富足,晚辈们学业、工作都很出色,但妈妈这种情况让我们高兴不起来。”经过咨询,王先生得知母亲可能患上了抑郁症。“麻烦之处在于,她否认自己有病,拒绝就医。”王先生很无奈。

  专家认为,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疾病患者虽然没有伤害他人的暴力行为,但对家人生活的干扰至为深远。比如,孩子们生长在父母或祖父母罹患抑郁症的原生家庭,对其未来的一生都有不利影响。

  增加全社会医疗负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采访中专家表示,近年来,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与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肇事肇祸案件时有发生,老年痴呆、儿童孤独症等特定人群疾病干预亟须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精神疾病不仅仅是个体问题,应将其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予以重视,全方位关注,全面谋求改善。”郑日昌说。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资讯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