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2 15:25 来源:网友分享
眼部表现的出现对SLE的判断非常重要,眼部病变不但可为SLE的首发表现,也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与其他的结缔组织病对眼部的侵犯不同,SLE几乎可影响眼的任何部分。任何出现视网膜血管炎或巩膜炎的患者都必须认真检查是否有SLE。
1.巩膜炎
据报道SLE患者巩膜炎的发病率为1%。巩膜炎的发生是SLE全身活动期较准确的体征。当全身病情恶化时,巩膜炎加剧并呈复发性。巩膜炎还可以是SLE的首发表现。SLE性巩膜炎常表现为弥漫性或结节性前巩膜炎,特别是发生全身血管炎时,也可发生坏死性前巩膜炎。尽管后巩膜炎少见,但也是SLE的眼部临床表现之一。任何巩膜炎都是SLE全身损害的一部分,随着SLE全身疾病得到控制,巩膜炎也将随之缓解。
2.巩膜外层炎
SLE发生巩膜外层炎很少见。Watson和Hayrhh观察的159例巩膜外层炎无一例SLE。但巩膜外层炎可是SLE的首发症状。
3.其他眼部病变
除了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外,SLE患者眼前节受累还可出现角膜炎、结膜炎和前葡萄膜炎。结膜炎可影响睑、球和穹隆结膜,引起上皮下纤维增生,从而导致结膜退缩。最多见的角膜病变是浅表点状角膜炎,也可发生角膜基质浸润、边缘性角膜溃疡和血管翳。
角结膜干燥症可伴随SLE出现,但很少见。虽然很少发生前葡萄膜炎,但前葡萄膜炎可继发青光眼,病情不重,而且对适当的治疗有效。眼后节病变比眼前节病变更多且严重。本病约5%的病例有眼底改变,眼底改变无特征性,不能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但其出现或消失常作为评估全身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最常见的眼后节病变是眼底棉絮状渗出物、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或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棉絮状斑多位于后极部及其附近,1至数个,大小1/4~1PD,此种棉絮状斑是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前动脉血管炎闭塞,而使毛细血管床缺血所致。视网膜出血常位于视盘附近或黄斑部;多数为神经纤维层散在的火焰状小出血斑,亦有较大或深层出血。视网膜或视盘水肿程度一般并不严重。上述某些表现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相似,也可以是SLE的独立体征。
如果SLE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应及时进行全身系统检查,若发现活动性病变,应立即治疗,控制全身疾病和眼部的异常。SLE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可产生核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第Ⅱ、Ⅲ、Ⅴ和Ⅶ对脑神经麻痹,同侧偏盲和视盘水肿。
1.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手段。
狼疮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吞噬了与ANA相互作用的核蛋白(DNA-组蛋白)后形成的具有大块均匀包涵体的吞噬细胞,SLE患者的70%~80%可查出狼疮细胞。ANA比狼疮细胞检查更敏感,更具特异性。98%的活动期和97%的缓解期SLE患者ANA阳性,并且ANA滴度与SLE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有相关性。但ANA对SLE并不具有绝对特异性,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急性病毒感染、慢性感染性疾病都会出现ANA阳性。ANA阴性不能否定SLE诊断。SLE可出现多种ANA,如抗DNA组蛋白抗体、抗双链DNA(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抗体、抗单链DNA(single stranded DNA,ssDNA)抗体、抗R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核蛋白(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nRNP)抗体、抗SM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dsDNA抗体在SLE阳性率70%,以放射免疫法(Farr法)测定,正常结合率在20%以下。抗体效价随病情缓解而下降。Sm抗原是细胞核中一种可溶于生理盐水的酸性核蛋白。抗Sm抗体约在30%的SLE患者阳性。因此种抗体几乎仅在SLE中阳性,故被称为SLE的标记抗体。抗nRNP抗体可见于硬皮病、结缔组织疾病和多肌炎患者。抗心磷脂抗体与某些SLE的梅毒试验假阳性有关,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栓形成和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高。此外,一些SLE患者也可以检出抗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和抗免疫球蛋白(如RF),这些抗体非特异性,在其他疾病也可检出。
2.补体水平下降(C3、C4及总补体水平均下降)以及抗DNA抗体阳性对SLE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低补体水平,血清冷凝球蛋白和CIC与SLE的加重有相关性。
3.皮肤狼疮带试验(lupus band test,LBT):
应用直接荧光法在患者的表皮和真皮连接处,可见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呈颗粒状、球状或线条状排列的明亮的黄绿荧光带。在SLE的正常皮肤暴露部位,阳性率50%~70%,皮损部位可高达90%以上。IgG沉积较IgM沉积更具有诊断意义。
4.活动性肾炎可有蛋白尿、细胞管型尿和镜下血尿。
SLE患者要定期检查血清肌酐和尿常规。正色素性贫血,约50%的患者白细胞<4000/mm3,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1/3患者血小板减少。5%~10%的患者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低血细胞比容或Coombs试验阳性可预示SLE疾病将进展,其他系统的病变将出现。SLE活动期脑脊液检查可见蛋白增高,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轻度升高,补体C4降低。
5.X线检查:
肺部出现活动性病变时表现为肺底部弥漫性肺泡浸润。
6.超声波检查:
病变累及心包时显示心包增厚。
任何一个有关节痛,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均应怀疑是否有SLE,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是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提出的诊断标准,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可诊断SLE,但就个体而言,符合标准者也不一定即是SLE,反之,不符合标准者,也不一定即可排除SLE,一些早期,轻型,不典型的SLE更是如此,在验证美国上述标准基础上,我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标准是13项中符合4项即可确诊,其特异性为93.6%,敏感性为97.3%。13项标准为:①蝶形红斑或盘形红斑;②光过敏;③口腔溃疡;④非畸形关节炎或关节痛;⑤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⑥肾炎(蛋白尿,管形尿或血尿);⑦神经系统损伤(抽搐和精神症状);⑧血象异常(WBC<4000/mm3)或血小板<8万/mm3(或溶血性贫血);⑨狼疮细胞或dsDNA抗体阳性;⑩抗Sm抗体阳性;ANA阳性;狼疮带试验阳性;C3补体低于正常。
SLE的治疗十分困难。SLE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范围因人而异,治疗也应提倡个体化。对弥漫性前巩膜炎的SLE患者,可给予口服NSAID,同时又可以用作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对有肾炎者使用时宜小心。通常需对多种NSAID药物进行筛选。如服用NSAID疗效不理想,可加用羟氯喹,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也对控制SLE皮疹、光敏感、关节症状有一定效果。
患结节性前巩膜炎的SLE患者,可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案。少数患者可能对NSAID、羟氯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加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每周1次。患有SLE性巩膜炎,很少发展为坏死性前巩膜炎,偶尔发生坏死性前巩膜炎者,可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给药)。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慢性或病情稳定者可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有光过敏者应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避免服用可引起药物性狼疮的药物;未生育的应严格避孕。
温馨提示:
红斑狼疮的治疗较困难,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