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12:05 来源:网友分享
1.乳汁由乳腺的腺泡细胞所分泌。但乳汁的分泌需要垂体前叶分泌细胞产生的催乳素的作用,而乳汁的排出则有赖于垂体后叶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催产素的作用。当然,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许多激素的共同参与。此外,乳母的营养物质摄入情况及乳母的情绪状况等都会对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在分娩后,垂体后叶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大量催产素,它作用于乳腺导管的肌上皮细胞和乳房周围的肌细胞,当肌上皮受到刺激时可诱发其收缩,从而将原存于腺泡中的乳汁输送到乳腺导管出口处,并出现"射乳"。
3.部分乳汁为开口分泌方式,即分泌物由腺细胞浆内排出至腺腔内,不伴细胞脱落,蛋白质多通过此种方式。水及无机盐多通过弥散及渗透。分娩后2~3天开始分泌乳汁,即初乳。初乳较稀薄,水样透明,略有粘性。初乳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及脂肪,其中,有充满脂肪滴的巨噬细胞,称为初乳小体,哺乳开始后即消失。以后逐渐变为成乳,呈乳白色,不透明液体,可见细微脂肪球,亦可见乳腺上皮细胞及白细胞等。4.由于婴儿的吸吮,刺激了乳头内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诱发动作电位,并沿脊髓上行达下丘脑,使垂体分泌催乳素及催产素。婴儿的反复刺激可使上述激素分泌持续发生。
5.哺乳期母亲的焦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情绪变化,也会通过神经反射而影响乳汁的分泌与排出。乳母的营养状况不良,也会使乳汁分泌减少,如有些母亲因为害怕体形过胖而拒绝食用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拒绝进食汤汁,甚至节食减肥,那必然会使乳汁分泌量减少甚至停止分泌乳汁。
1.吸吮刺激新生儿一出生就有一种本能的吸吮动作。经实验结果证明,新生儿的吸吮刺激越早,乳汁分泌的越早。现在主张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虽然此时母奶尚未分泌,但这种刺激却给了中枢神经系统一个信号:“孩子需要吃奶,应该分泌生乳素了”。这种经常的、反复的刺激,是决定母乳量的关键所在。另外,婴儿的哭声也是一种强力的精神刺激因素,促进乳汁分泌。可见,早开奶、早刺激、母婴同室,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2.精神状态要想母亲的奶水充足,让孩子尽情地享受这天然的营养资源,保持精神愉快、充分休息、睡眠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夫妻双方的事情。作为产妇,应有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今日我做母亲,一定会有足够的奶水喂养我的孩子”。遇到孩子哭闹,应寻找原因,不要一味地想到奶水不够。
3.营养充足乳汁的来源靠母体的营养摄入。因此喂奶的妈妈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和汤类,不仅需要足量的蛋白质、糖、脂肪和水,还需要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增加奶量和提高奶质,满足婴儿身体发育的需要。
4.喂奶方法正确应采用不定时喂奶法。喂奶时应左右乳房轮换着喂,先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下次喂奶应从上次喂奶时最后被吸的一侧乳房开始。母乳量多者,孩子在10~15分钟左右即可吃饱。有多余的奶水应用手挤出以利于乳房的排空,乳汁的再分泌。否则,乳房里常有剩余的乳汁,会使乳量越来越少,而且容易发生乳腺炎。
1.早开奶。专家提示:宝宝在出生30分钟内,就应该吃母乳。这样有利于母乳的分泌。
2.频繁有效的吸吮。宝宝的吸吮能促进妈妈脑垂体分泌更多的泌乳素,进而使乳房产生更多乳汁。宝宝频繁有效的吸吮,是下奶的最好方法。所以,妈妈奶越少,越是要让孩子勤吃。尤其是产后的头几天,虽然看上去奶量不多,但妈妈泌乳的反射十分强烈,而且乳汁中的抗体等物质含量最高,初乳对宝宝今后几个月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3.新妈妈保持愉快的心情,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营养对于下奶也有很大的好处。新妈妈一定不要忽视产前对乳房的护理,如乳头操等。新妈妈也可以吃一些促进下奶的汤,如鲫鱼汤;猪蹄黄豆汤;乌鸡汤;山药炖母鸡等,在补食营业品时特别注意,误因乳道不通,过量补充营养造成乳腺分泌过量,应及时疏通。
4.一些药物也有下奶的作用,如果需要,妈妈们可以请医生为自己开一些下奶药。
5.正确的喂养方法及含接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6.按摩乳根、少泽、足三里穴。总之,新妈妈们只要有足够的信心,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及上述注意事项,相信你的奶水会很充足的。
1.躺着喂奶,躺着喂奶最容易导致宝宝吐奶。正确的方法是妈妈采取坐位,将一只脚踩在小凳上,抱好宝宝喂哺。
2.边喂边逗,有的妈妈喂奶时为了让孩子高兴多吃点,会故意哄逗孩子。但要注意,如果孩子被逗笑,可能导致奶汁误入气管,引起呛奶甚至诱发肺炎。
3.浓妆喂奶,妈妈的自然体味对于孩子有特殊的吸引力,但浓妆艳抹会掩盖妈妈的气味,而且还容易无意间让孩子接触甚至吃下一些化妆品。
4.带病或用药同时喂奶,妈妈在哺乳期同样可能生病,如果生病就难免用药。此时许多妈妈就会陷入两难境地。其实不管是擅自用药还是带病哺乳,都可能给孩子带来问题,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请医生指导,此刻所患的疾病是否适合再继续哺乳,如果用药该用什么药物比较安全。另外,许多妈妈会比较注意口服用药,但是一些外用药,例如某些抗真菌软膏、抗生素软膏、激素性软膏等,虽然只用于皮肤外侧,但大面积或长期外用时,也可能透皮吸收,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使用前请咨询医生,选择安全的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