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9 15:24 来源:网友分享
1、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另外大便中带有脓血、黏液或暗红色大便。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应提高警惕,排查结肠癌的早期症状。粪便形状改变,如由粗变细的结肠癌早期症状。
2、大便习惯改变。原来是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出现便次增多、腹泻、里急后重、便不净感等,这些都是可能是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排便次数增多,但却排不出粪便。反复的痔疮不愈,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不明原因肚子的胀痛也是结肠癌早期症状。
3、便血也是常见的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都有便血的情况。但治疗结肠癌许多人对此并不重视,或者是觉得便血只不过是因为大便干燥所致,或者索性就把 它当作痔疮来治,结果最后耽误了结肠癌的治疗。排便次数增多,但却排不出粪便。反复的痔疮不愈,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
4、不明原因的贫血,去血液科查不出任何病因,一直当作缺铁性贫血治疗,实际上这也可能是结肠癌的早期症状。
1、血清癌胚抗原(CEA)诊断:对检测诊断结肠癌无特异性,值升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因此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有一定帮助。这是常见的结肠癌的诊断方法。
2、B型超声扫描、CT或MRI诊断:均不能直接进行结肠癌的诊断,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主要适用于了解肿瘤对肠管浸润的程度及有无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可为术前分期及术后复查。
3、粪便诊断: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肿瘤M2丙酮酸激酶(M2-PK)发现,结肠癌患者的M2-PK值是正常人的14倍,所以,粪便肿瘤M2-PK检测为结肠癌筛查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新手段。
4、X线诊断:这种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可观察结肠形态的全貌,有无多发性息肉和多发癌灶,对结肠肿瘤病人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等。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1.器官转移
肝脏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发生肝脏转移。三成患者在术前已有隐匿性肝转移。肝转移灶切除术可延长已经转移后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一部分患者是适合手术切除的,且其中七成患者术后复发。
2.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也有一部分患者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于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于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于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于系膜根部。癌细胞侵润肠壁肌层后发生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随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转移至其他器官。发生血行转移的癌肿一般可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检查时按压瘤块或术中挤压都可以造成癌细胞转移。
4.浸润与种植
比如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脱落在腹腔内,都可以发生癌细胞的种植转移。一般结肠癌的转移灶多呈粟粒状或结节状,质硬。
1、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油脂,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油脂。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变异营养食谱,而演变成肿瘤。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能减少。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癌细胞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结肠癌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2、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食物中的纤维主要功用是使肠子蠕动正常,增加粪便的体积,并减少粪便停留在直肠内的时间。结肠内所存在的粪便,会使细菌活跃,并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当饮食中缺乏纤维,结肠内的粪便会变得干硬,再加上通过速度迟缓,腹壁肌肉变弱,使得排空时间延长,若时间过久,则患结肠癌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
3、合理的脂肪摄入:实践证明,高脂肪膳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虽然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反应后便可产生促癌作用。所以,结肠肿瘤患者,不要吃过多的脂肪,每天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此外,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在一天的膳食中,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量,每日应控制在50克以下。
4、膳食纤维不可少:术后结肠癌患者应注意多吃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这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
5、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对肛门有严重刺激作用,不利于排泄。
6、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可缓解便秘和腹泻症状,但食物不可过于粗糙,以免刺激肿瘤,发生溃破。例如土豆、红薯、香蕉、嫩叶青菜等。
7、忌食含有亚硝酸胺的食物,这些食物有严重的致癌作用,像熏制、腌制、烧烤、煎炸的食物都要忌食。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