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腺癌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怎么治疗十二指肠腺癌

2017-06-27 07:55 来源:网友分享

一、十二指肠腺癌有哪些饮食禁忌

  饮食适宜:宜吃抗肿瘤的食物;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芥蓝。芥蓝中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它的降解产物叫萝卜硫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蔬菜中最强有力的抗癌成分。每天100-200克为宜。

  冬瓜。冬瓜是属于膳食纤维类食物,容易被肠道粘膜吸收,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消化,以及有害物质的排出,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200-300克为宜。

  莲子汤。莲子汤是属于滋补的食物,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每天100-200克炖汤喝。

  饮食禁忌:忌吃难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米粑、粽子;忌吃刺激性的食物;如白酒、黄酒、花椒;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猪油、肥肉、牛油。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年糕。年糕是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腹部胀满,影响对营养物的吸收,增加肠道的负担,不利于恢复。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白酒。白酒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容易刺激导致肠道充血,血流加快,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清淡没有酒精的食物。

  小麻椒、肥肉。属于油脂性的食物,容易滋养细菌,导致炎症感染,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也是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宜吃低脂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二、十二指肠腺癌的治疗方法

  十二指肠腺癌原则上应行根治切除术,其术式可根据癌肿的部位和病期选用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等术式。对于不能切除的肿瘤可采用姑息性胆肠引流或胃肠引流等术式。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是十二指肠癌常用的术式,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25%~60%。现对几种常用术式介绍如下: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十二指肠腺癌手术时,淋巴结转移率为50%~65%。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保留幽门和不保留幽门两种基本术式,应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和生长情况加以选择。

  2.节段性十二指肠管切除术

  本术式选择适当,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其5年生存率不低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效果,且创面小,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此术式主要适用于水平部、升部早期癌。

  3.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

  对肿瘤位于乳头部的高龄病人或全身情况欠佳、不宜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者,可行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

  4.胃大部分切除术

  对十二指肠球部的早期癌,病灶靠近幽门可采用本术式。注意切缘必须距肿瘤2厘米以上,不要误伤周围重要结构。

三、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常见症状、体征分别如下:

  1.疼痛

  多类似溃疡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钝痛,进食后疼痛不缓解,有时疼痛可向背部放射。

  2.厌食、恶心、呕吐

  呕吐频繁,呕吐内容物多,大多是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堵塞肠腔,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所致。呕吐内容物是否含有胆汁可判别梗阻部位。

  3.贫血、出血

  为最常见症状,其出血主要表现为慢性失血,如大便隐血阳性、黑便;大量出血则可呕血。

  4.黄疸

  系肿瘤阻塞壶腹所致,此种肿瘤引起黄疸常因肿瘤的坏死、脱落而使黄疸波动,常见于大便隐血阳性后黄疸也随之减轻;另外黄疸常伴有腹痛。

  5.体重减轻

  亦较常见,进行性体重下降常预示治疗效果不佳。

  6.腹部包块

  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时,部分病例可扪及右上腹包块。

  本病临床可分为:第Ⅰ期,肿瘤局限于十二指肠壁;第Ⅱ期,肿瘤已穿透十二指肠壁;第Ⅲ期,肿瘤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第Ⅳ期,肿瘤有远处转移。

四、十二指肠腺癌怎么检查

  1.肿瘤黏蛋白检测

  可提示肿瘤组织来源。壶腹部癌可原发于十二指肠壁黏膜、胰管或胆管,而来源部位不同其预后可能不同。

  2.组织病理学检查

  肿瘤可表现为息肉型、浸润型及溃疡型。息肉状肿块质地柔软,大的呈菜花状,也可能来自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腺瘤恶变。肿瘤边缘呈堤状隆起,较硬,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时,可阻塞十二指肠腔致十二指肠腔发生狭窄和梗阻。镜检见:十二指肠癌主要为腺癌,占81.4%。少数癌细胞产生大量黏液而形成黏液腺癌。偶可见分化很差的未分化癌。

  3.大便潜血试验

  以溃疡病变为主时,大便潜血可为阳性。

  4.气钡双重造影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如行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诊断率。因癌肿形态不同,其X线影像有不同特征,一般可见部分黏膜粗、紊乱或皱襞消失,肠壁僵硬。亦可见息肉样充盈缺损、龛影、十二指肠腔狭窄。壶腹部腺癌与溃疡引起的壶腹部变形相似,易误诊。

  5.十二指肠纤维内镜检查

  镜下见病变部位黏膜破溃,表面附有坏死组织。如见腺瘤顶部黏膜粗糙、糜烂,应考虑癌变,对可疑部位需取多块组织行病理检查,以免漏诊。因纤维内镜难窥视第3、4段,故可能遗漏诊断。临床可采用超长内镜或钡餐弥补其不足。

  6.B超、超声内镜和CT检查

  可见局部肠壁增厚,并可了解肿瘤浸润范围、深度、周围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肝脏等腹内脏器情况。

  7.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对上述检查仍未能确诊者,行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