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2 10:29 来源:网友分享
中国超市出售的食盐中含有塑料微粒?
据《科学美国人》近日的报道,那些用海盐调味的中国人可能不知不觉中就吃下了塑料污染微粒。不过,欧洲人吃贝类摄入的塑料微粒或许更多。
根据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博士的研究团队研究的结果,上述报道称,研究人员从中国各地的超市中购买了15个不同品牌的普通食盐,从食盐颗粒中发现了用于生产普通塑料水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还有聚乙烯、玻璃纸,以及多种其他塑料。其中塑料含量水平最高的是海盐,研究人员经过测量,得出每一磅(约合0.45千克)的海盐中存在1200多粒塑料微粒。
研究团队还发现,从盐湖、盐井和盐矿中生产出的食盐虽然塑料微粒含量相对较低,但也在每磅15~800粒左右。研究人员认为,塑料污染微粒源自于获取海盐的海洋环境中漂浮着的大量塑料污染物,例如,扔进水中的塑料水瓶,或者使用塑料微珠作为去角质成分的洗面奶等化妆品。
同时,研究人员还表示塑料微粒也有可能由其他途径进入食盐,包括加工、干燥以及包装等生产过程中。
报道误读了研究?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络施华宏博士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工作人员告知本报记者,施博士目前身在国外,另外,这篇科研文章刚刚在线发表,并未正式出版。
“很多(报道)名字起得很吓人,说中国的食品安全出了问题,完全误读了。”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施华宏)研究的思路是,海洋的塑料污染跟陆地对比比较厉害,会污染到海盐,并不是指中国的海盐出了问题,这是全球性的问题。因为是中国的团队,采样受到限制,只能对中国的海域和产品采样。”
该实验室网站显示,实验室主要从事河口海岸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河口演变规律与河口沉积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河口海岸生态与环境。施华宏博士在该实验室下属的水环境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分布特征与生态效应”、“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态效应及作用机制”。
纽约州立大学弗里多尼亚分校从事塑料污染研究的梅森(sherri mason)说,鉴于生产商通常通过蒸发从海水中提取海盐,该过程只是将水蒸发,其他所有物质都被留了下来,所以在除中国外的其他地方,海盐中含有塑料微粒的情况也可能很普遍。
“塑料已经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污染物,所以我认为无论你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超市货架的海盐中发现塑料微粒已经不重要了。”他说,希望看到一些后续的跟踪研究。由于塑料污染中含有重金属和其他令人担忧的化学制品,尽量减少塑料进入食物链是明智的选择。
不过,前述研究团队还表示,如果一个人摄入的中国食盐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摄入量的最大值,那么这个人每年顺带摄入的塑料微粒约为1000粒,这仍远低于欧洲人吃贝类的摄入量。根据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由于受到海水污染,欧洲人每年吃贝类平均约摄入1.1万粒塑料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