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9 14:05 来源:网友分享
这几天,随着山东发生的不合格疫苗流入24省市案件的升温,各社交媒体平台针对此次案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此期间,一篇2013年6月南都发布的旧闻也再次加入了传播热潮。这篇文章在最近两天的传播影响之大,已经导致众多普通大众甚至公众人物都加入传播针对疫苗的恐慌情绪的队列。而这种现象和这篇文章本身也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与驳斥。
《疫苗之殇》开头展示了一些极为严重的的儿童病例,在没有出示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将这些疾病发生与疫苗注射联系在一起。并且,仅从上面的摘要中,就不难看出,文章作者对“不良反应”的理解等同于“非残即死”这样的“百分之百的灾难”,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按照百万分之一不良反应率的统计,每年中国就有上千儿童因为疫苗致残。事实上,根据疫苗的不同种类和作用,不良反应广泛的包括轻度皮疹、一段时间内发热、疲乏、恶心等轻微而且能自行恢复的情况,且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这些轻型症状。
这种报道之所以能煽动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疫苗案件往往出现许多耦合事件,即患者发生某种疾病的时候发生与该疾病无关的事件(注射疫苗)。为什么疫苗案件的耦合事件这么多?知名科普编辑方玄昌解释:“因为小孩子几乎都要接种疫苗,中国人对于疫苗又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容易将疾病与之关联),同时媒体人也更愿意去发现它。反过来思考,人总要生各种疾病,中国这么多人接种疫苗,没有那么多偶合事件反而不可想象。如果大家一视同仁去寻找,那么偶合现象发生在‘吃饭’‘喝水’之类因素的案例将更多,只是人们一般视这些因素为‘无风险’,不易将之与疾病相联系而已。”
目前,山东省疫苗案的要点为犯罪嫌疑人用非法途径购买了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并且以非法途径售出,由于储存和运输冷链不达标,可能导致许多疫苗失活。疫苗失活的危害,可以分为对个体和对群体。对个体来说,狂犬病疫苗这样的事发后再注射的疫苗如果失效,会导致当事人死亡;而其它一些疾病的疫苗,则会导致个体对该疾病无法产生对应免疫,也就是说,打了疫苗和以前一样容易感染该疾病。但是对群体来说,疫苗的终极效果是群体免疫,因为个体中有许多免疫力低且无法种上疫苗的人,就依靠这种群体免疫彻底铲除疾病或者让整个种群不发病来受到疫苗的保护。并且有研究认为,一些由于疫苗广泛使用而发病率极低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出现的疾病,在疫苗退出之后,很容易卷土重来。
有儿科医生提醒:此次查获的为二类疫苗,不是法定接种的一类疫苗。只要选择正规、大型的医疗机构和防疫中心接种疫苗,就无需过分担心。如果在小诊所接种的二类疫苗不敢保证,但只要是在正规定点医院进行的接种,疫苗的来源也可以去当时的接种医院找医生进行查询,每一只疫苗都有编号,可以做到溯源。
新华网也发布消息称,如果近期接种过疫苗而想确认是否安全的话,可以拨打12320咨询。
这篇《疫苗之殇》的再传播有几点不靠谱之处:
首先,它所讲的疫苗不良反应,这次的案件的安全焦点在于疫苗的失活,这两者并不能等同。失活的疫苗需要被清理,不能打,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疫苗都不能打(理论上,所有的疫苗都可能有不良反应);
其次,这篇文章如上所说,对不良反应根本没有正确的理解,或者是故意的将一些个案放大到整个群体,让人误以为不良反应就是致死致残;
第三,在针对疫苗大放地图炮,晒凄惨病例,提每年上千不良反应的时候,却绝口不提没有疫苗免疫的情况下更加惨烈的民众健康状况和上千万的因为没有疫苗免疫而受害死亡的数据~~
例如,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有了脊灰疫苗,脊灰病例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逾125个流行国家中估计的35万例病例,下降至2014年的359例报告病例。但只要还有一名儿童被感染,所有国家的儿童就都面临着感染脊灰的风险。
又如,19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白喉大流行期间,一些地方的病死率高达50%。据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使用白喉类毒素以前,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100万病例,5万——6万例死亡。在1980——2000年期间,白喉在全球的总报告病例数减少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