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6 11:51 来源:网友分享
2016-08-05 讯 血液黏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如果超标,就会导致血流不畅,就像交通堵塞一样,对健康产生很大危害
对糖尿病人来说,与疾病斗争是一项长期任务。短期目标是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达标,即“五项达标”;中期目标是不得慢性并发症,或者将并发症控制在较为轻微的水平;最终目标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
1.体重达标:体重系数不超过26;或者体重(公斤)不超过身高(厘米)减去100;或者腰围不超过身高的一半;或者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
2.血糖达标:空腹血糖低于7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0%,且没有低血糖。
3.血压达标:60岁以下者血压不超过130/80毫米汞柱,60岁以上者血压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
4.血脂达标:总胆固醇不超过4.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超过2.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不超过1.5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于1.1毫摩尔/升。
5.血黏达标:也叫血液流变学达标。如果把水的黏度定位为1,血液的相对黏稠度通常为4—5,血液黏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如果超标,就会导致血流不畅,像交通堵塞一样,对健康产生很大危害。下肢堵了,严重的可能要截肢;肾脏堵了,可引起肾功能下降、尿毒症;心脏堵了就是心肌梗死;脑血管堵了就是中风偏瘫。可见,即便前面4项都达标了,但血黏度超标,一样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五项指标”是否越低越好?不然。指标高了,会引起糖尿病慢性病的发展;太低也会对各个脏器不利,还可能引起急性并发症,使患者致残、致死更快。因此,把握这“五项达标”应做到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五项达标”说说简单,管理起来一点也不容易。首先,按监测频率分为初访、月访、季访、年访,每次检查结果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其次,“五项指标”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每次检查后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这也恰恰是最难的部分。如果糖尿病人实现了“五项达标”,就可以远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远离由此导致的残疾或者早亡,让生活更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