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6 18:56 来源:网友分享
虽然产后子宫下垂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产后妈妈身体都非常虚弱,要注意做好产后的保健工作,预防子宫下垂。那么,具体应该怎么预防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1、产后妈妈最好尽量进行母乳喂养。一方面,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宝宝是非常有好处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从母乳中获得营养,也可以获得母亲体内的抗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会比奶粉喂养的宝宝强得多。另一方面,对于妈妈来讲,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对于韧带的恢复可以有帮助,从而预防子宫下垂。因此,母乳喂养对于产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很有好处的。
2、产后妈妈要注意休息,不宜过早参加体力劳动,也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者深蹲,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子宫下垂。
3、产后妈妈可以适当做一下产后运动,例如提肛运动,这个运动非常简单方便,对于产后的盆底肌恢复非常有帮助。收缩盆地肌肉尽量将肛门往上缩,每次收缩10-20下,每天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做几次。
1、切忌寒性容易引起下坠的水产品,例如蚌肉、田螺等水产品,食用后会伤了脾胃,进一步加重子宫脱垂的病情,是子宫下垂难以恢复。
2、忌食寒凉水果,例如梨、西瓜、柚子、柠檬、甜橙、香蕉、杏子、酸枣、山楂、香瓜等水果,使用后会损伤脾胃,加重子宫下垂的症状。
3、产后要注意休息,做好月子里的保健工作,尽量不要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做事情最好躺着或者坐着,尽量避免深蹲。
4、产后可以适当做一些缩肛运动来改善子宫下垂的症状,收缩盆地肌肉尽量将肛门往上缩,每次收缩10-20下,每天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做几次。
5、忌食伤气的食物,例如白萝卜、咸菜、竹笋、大头菜、茶叶、醋等食物,食用过多会伤气,损耗营养,使得产后身体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恢复,会导致子宫回缩无力。
1、月经改变、白带多
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2、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
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子宫脱垂患者的主穴为百会、气海、子宫、关元、大赫、三阴交、维道、曲骨、横骨。配穴为足三里、肾俞、太溪、脾俞。主穴每次选4个,轮替使用,百会穴每次均取。配穴酌取2个。子宫、维道、气海向耻骨联合方向呈45度角斜刺,关元、大赫、曲骨、横骨均直刺。腹部诸穴深度为1.5~2寸,得气后,以捻转补泻为主,当病人觉阴道或子宫有上提感时,即嘱其收小腹,深吸气,医者随即把运针之大拇指向前一推,以增强针感,促使子宫上提。下肢穴微向上刺,背部穴宜向脊椎方向刺,施以补法。百会穴用艾条作雀啄法薰灸15~20分钟。本法留针要求2~3小时,(背部穴不留针),病情轻,病程短者,留针1~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久留针者,一般治疗1~2次,如疗效不满意,可续治。
子宫脱垂患者的主穴为维道、维胞、维宫、环上。配穴为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维宫穴位置为维道下2寸。环上穴位置为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率均由小到大,由慢渐快,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直运针至会阴部有抽动感,自觉子宫体徐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