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1 15:36 来源:网友分享
从佛山卫生部门获悉,与全国手足口病态势基本一致,目前佛山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据最新统计,1―5月全市手足口病患者中5岁及以下儿童占了87.16%。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家长,随着暑期的到来,小儿更多会留在家中,所以家长需要从7个方面留意。
佛山发病病例全省排第四
根据卫生部通报,截至上月22日,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87779例,其中重症病例15501例,死亡537人。而今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病例在全国最多,佛山累计的发病病例目前在全省排第四位。
“根据最新疫情监测资料显示,今年1―5月,佛山市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广,呈散发状,发病以低年龄、散居儿童为主,5岁及以下儿童占87.16%。”市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以轻型为主,少数病例有神经系统损坏等重症表现,但仍属可控、可防范围。
由于手足口病病例增加,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被市卫生局指定为收治危重型手足口病定点医院之一。记者了解到,该院在手足口病进入发展高发期后,启动了手足口病诊疗应急预案,落实重点部门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防控。市妇幼保健院已累计收治约3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多数是合并脑炎,早期出现持续发烧、脑压高等症状,由于发现及时均得到了有效治疗和抢救。
“目前我们开设了手足口病专科诊室两间,保证每天24小时接诊,还备用了诊室1间,以便手足口病病人增多时使用。”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床位达到39张,若收治病人增多,将在综合住院病区调整床位。
7种症状需引起警惕
“通过临床分析,手足口病在散居儿童发病数所占的比例要略高于托幼儿童;病例以轻型病例为主,患儿一般一周内即可自行康复,只有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随着暑期来临,家长的卫生习惯及就医行为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的关键。因而家中有幼儿的家庭,家长要注意喂养婴幼儿时要洗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洗手习惯;此外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尤其是家中婴幼儿如有不适,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到药店、个体诊所看病,以免延误病情。如孩子上幼儿园,最好在家休息,待孩子康复后再返校。
市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如果小孩患有手足口病,尤其3岁以下的患儿,病程在5天以内,会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肌痉挛,肢体无力、抽搐;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或低血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及高血糖等7种症状。而有以上病症的儿童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应将患儿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常常在托幼机构造成流行。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要早期识别EV71感染重症病例需一些指标。
小儿手足口病指标: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有条件的医院要尽早检查EV71病毒抗体,在EV71病毒感染早期,抗体即可出现阳性。对于抗体阳性的患儿要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这是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点。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